怀揣“通过现代网络科技来实现教育互动化、平等化以及多媒体化”的梦想,2014年8月,一群来自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世界排名前50的高等学府的年轻海归,在钱塘江南岸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入了大学生创业的洪流,注册成立了一家高新科创公司—杭州益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那么,他们的梦想是怎么来的?8个多月过去,他们的圆梦情况又如何呢?
海归创业,雷厉风行
在如此众多的创业领域中,他们究竟是怎么发掘到“教学神器”—课堂答题器在中国市场的商业价值的?这就要从益思网络科技的“掌门人”张越在加拿大的留学经历说起了。
张越是世界排名第31位的一流研究型大学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大三学生,商科出身的他极具商业头脑,也一直在挑选有价值并且可落地的创业项目。在中国教育改革提倡普惠制的背景下,他大学时代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课堂答题器在国内教育领域的市场。
据介绍,在北美和欧洲,课堂答题器已被各知名中小学及高校院校广泛使用,其实用性也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500万的师生因此受益,而在国内此类设备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还非常有限。由于中国和欧美的教学环境有着许多不同,因此如何给中国的师生一个清晰高效而完整的教学服务方案是益思系列设计之初就定下的目标。我们希望通过硬件、软件和平台的合力使中国的传统课堂更高效而富有生气,对教育本质产生效益。
2014年年初,对创业有了初步设想之后,张越找到另外三个同样具有留学背景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为合伙人,完成了创始团队的组建。团队现有核心员工30余人,均来自于211、985等知名学府高校。张越及其团队对这个刚刚萌芽的创业项目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团队中甚至有人暂停学业来共同扶持公司前期的发展。“对于自身而言可以获得校内学习不到的经验,也让所学知识有一个充分发挥和检验的平台。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或许是一种更好的学习。”
每到假期, 益思就成为了所有海归伙伴的聚集地,很多国内和国外的同学一放假就到公司帮忙,在英国谢菲尔德上学的孙宇豪一下飞机没回家就直接奔到公司,由于一个试点学校在他家附近,结果就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三过家门而不入”。
任何一个创业项目都有它不可避免的风险性。面对创业可能带来的失败,张越有他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应该想清楚如何去定义创业失败这个东西,并不是说公司亏损了就是失败。我们收获的是一种经验,那才是最宝贵的东西。从我们决定把益思推向市场起,就已经是成功了。”
“益思”软件已在课堂应用了
这群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瞄准了中国教育市场,针对国内日益强烈的教育创新与改革愿景,自主设计和研发了一整套教学服务方案。
那么,这套让他们执着的“教学神器”—课堂答题器,究竟是个什么东东?且听90后的小张总细细道来。他说,“教学神器”目前包括益思点、益思盒子硬件终端,益思学统计分析软件,益思黑板云平台和即将上线的课友APP。学生在课堂中的答题及参与信息可通过硬件设备即时收集,益思学软件则能将收集到的所有学生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多种方式的统计和分析,利用教室中的投影第一时间以最直观和清晰的方式展示结果给整个课堂。在课后,软件会将收集和统计结果完整地保存在云端数据库便于二次调用。教师可以轻松地在期末回顾学期中的教学重点和知识难点,同时为接下来的备课提供参考。
张越说,今年2月,功能更丰富,操作更稳定快速的益思学软件已推出,课友App也进入开发阶段。目前,益思系列已在浙江大学、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杭州新东方优能中学进行试点工作,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学生们对“新玩意”答题器“爱不释手”,做题答题乐此不疲,课堂上和老师的互动性也明显增强了。“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在PPT上放出一道题目,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老师不能顾及到所有人,只能叫几个同学起来回答,所以其他人的答案就很容易被忽视。自从有了这个答题器,我们就都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答案。现在做数学题感觉更来劲了!”新东方的小周同学如是说。通过对答题正确率和完成进度的统计分析,老师们也更容易地去掌握课堂节奏。
笔者亲自体验后的感受是,“益思”课堂答题器对习题讲解过程中选择题比较多的课程,比如一些语言类教学等非常适用。老师不用再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去询问这道题目学生的答案,直接通过操作“益思学”软件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大家的答题情况,从而就可以挑重点问题去讲解。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保证了教学的质量,一举两得。
“益思”,在坎坷中成长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