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腾讯WE大会延续高逼格,10分钟让你看完16场演讲 |
|
|
|
|
|
没有任何前戏,腾讯WE大会今天(11月08日)在北展剧场举行,在波涛汹涌的人群两侧,不时有几个叫卖门票的黄牛,现场也几乎座无虚席,可见这场跟未来科技有关的大会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从上午10点开始,一场接一场的演讲接踵而至,如同一个个初露头角的小明星在展望未来,给我们描绘了一种我们生活可能的前景,无论是量子悬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机器人、医学、教育……都让人看得有些血脉偾张。但是,走出会场,吹着冷风,脑袋也顿时冷静了不少,这些科学家、初创企业,以及巨无霸企业所秀的这些“未来智能”何时才能普惠到寻常百姓呢?
WE大会去年(同样是11月8日)有12个主题演讲,今年猛增至16个,中间还穿插着2场规格更高的圆桌对话。最后,一向低调的汤道生操着一口比他的普通话要标准的英语对话两位嘉宾,顺便给本是记者节的今天画上了个句号。本应趁着周末疯狂睡觉的记者却在被一天的演讲轰炸得头昏脑胀、头痛欲裂之后还不得不喝着咖啡侍弄文字,伺候读者。
庆幸的是,今年的演讲一场比一场精彩,尤其下午的探索场演讲嘉宾要比上午的创新场规格更高、演讲内容更加吸引人。我跟腾讯的人闲聊时说,你们这个会违反常规啊,一般的大会开场必须劲爆、结尾必须无聊。腾讯的人告诉我,是故意这么安排的。闲话少叙,为了让你能在一篇文章里尽览16位演讲者演讲的精彩内容,按照惯例,进行了删节、提炼。
以下演讲速记均由腾讯提供,虎嗅进行删编,不过,全文依然长达1.5万字,所以如果你没有耐心读下去,不妨先收藏吧,或者捡着感兴趣的读读。
1)演讲者:WOW INC制作人、技术总监浅井宣通

今天我跟大家讲一下我如何能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一开始让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些我以前做的工作,名字叫Facehacking,我要跟踪实时的面部的变化,同时把这样一些图形给投影上面去。第二天我就把这样一个视频上传到了网上,在全球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天有100万次的访问量,整体的访问量达到500多万,还有700万次的观看记录。我同时得到了来自150个国家的500个邀请,这也包含了一些邀请我参加电视、杂志和音乐视频一些大众艺术的媒体采访,我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的大奖,包含了电子艺术奖等等。
互联网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地强大,我刚才是在个人账户上加载内容,里面没有任何的促销或者是广告,这样的一个广告方式可以得到根本的改变,媒体的能力并不只是曝光量,而是关于内容的有趣性。
我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般都特别关注两点事情,第一是现代性,还有一个是广泛性。
我们讲讲我们是怎么能做到这样一个作品,我们特别强调准确性和精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任何一个令人惊讶的效果,我做的一些三维的建模,包括把一些纹理从图片拿过来投影上去,这种建模应该是包括眼部一些最精细的细节都应该是非常准确和精细的。
这是一个全息的图景的设置(现场,这位来自日本的朋友演示了多个利用3D建模、虚拟现实、3D投影技术实现的在人脸上实现超逼真彩绘和机器人状的作品,此处节选其一),这里面反映出了烟火的情况,因为这个客户是我们日本邮政,我使用了7000个明信片大小的平板,能把一个物体变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作品。我使用的是MAX来编写这样的程序,这是一个时间控制的程序,就是用来控制BGM,之后把这些视频给同步起来,这样只是需要花几天时间来完成这个作品,速度是很快的,而且给MAX带来了一些惊人的效果。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创意呢?创意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我们让它去实现这一点的时候,你们感到是非常兴奋的,能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创意,给你作品带来了奇迹的效果,当我们撞墙的时候不要放弃,因为你们有这样的问题,撞墙了之后就想如何解决和控制这个问题,只要有这样的意志就能找到最后的办法,有志者事竟成。
2)演讲者: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

在这场演讲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刘若鹏演讲进行到一半,正在安利他的深度空间和超材料时,在偌大的会场右后方,有一位男士叫嚣着“骗子”“你讲的跟特殊材料有毛关系?”等,一共出现三次,一度打断演讲者,随后这位同学被现场安保请了出去。后来中午吃饭的时候听腾讯的人说,此人可能是来自光启科学的竞争对手。而有意思的是,这也是16场演讲中唯一的事故。对于光启是否在吹牛或欺骗,我们不做讨论,以下是演讲删节版: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