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讯 今年68岁的他,是个闲不住的老人,为了老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成才,默默奉献了十年,他就是启东市王鲍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高飞昌。今年11月,高飞昌被中国关工委、中国文明办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5年9月,做过多年乡镇一把手的高飞昌,在乡镇配套改革中提前离岗退养,当时,有好几家企业找到他,承诺高薪,王鲍镇党委主要领导也找到他,希望他负责镇里的关工工作。高飞昌没有犹豫,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年纪大了,大事做不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愿意。”
为了迅速打开局面,高飞昌利用其影响力,动员一批老同志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在高飞昌的发动和倡导下,王鲍镇关爱工作网络覆盖全镇167个网格,“五老”志愿者队伍从2005年的50多人扩大到现在的300多人,村村建起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王鲍镇是革命老区,经济相对落后,由于家庭贫困,一些孩子无奈失学。今年7月,久东村8组陈添龙家就遭遇了不幸,小陈父亲被确诊为罕见疾病——黑色素肿瘤,为医治疾病花光家中积蓄,并且债台高筑,陈添龙初中毕业后也因此无法继续求学。
久东村党总支书记沈波告诉记者,当村里把情况向镇关工委反映后,高飞昌马上找到了陈添龙,询问孩子愿不愿意继续读书?了解到小陈求学的心情十分迫切时,高飞昌一边和乡镇领导组织捐款,一边与启东市老促会取得联系,为孩子联系对贫困学生学费减免的学校。
今年7月8日,陈添龙顺利拿到了海安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的入学通知书,王鲍镇村干部的5950元捐款也送到了小陈家中,濒临失学的陈添龙终于重返课堂。
新桥镇村的郭燕燕也是高飞昌帮助过的学生,这个苦命的女孩父亲早已过世,母亲是残疾人。高飞昌几次到她家里看望,帮女孩办好了去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的手续,还亲自给学校打电话,希望作为特困生照顾,并安排勤工俭学岗位。燕燕上学的时候,高飞昌还掏了500元钱塞给女孩……
在贫困孩子的心目中,高飞昌就像一个慈祥的爷爷。高飞昌常常说:“对贫困家庭来说,这些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帮了一个,救了一家,所以我们累点烦点没关系,千万不能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孩失学。”
2005年以来,在高飞昌的牵线搭桥下,王鲍镇先后向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选送了51名贫困学生。
记者 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