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人文学者钱理群:课堂是一个抑恶扬善的空间

  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坚守初心,犹如傲骨凌霜。唯有守护最初梦想的毅力和勇气,才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2003年11月11日,我们从永安路106号出发,记录这个国家一点一滴的变化。12年后,我们选择了30人——他们无论身处喧嚣躁动,抑或遭遇时代逆流,均以不变的信念应对万变的困局。

  在岁月的年轮中,他们有快意、有消沉,有对酒当歌、有失意彷徨。在一次次的磨砺中,不忘初心,举步向前。

  在这里,时间是对信念的敬意。

  本期人物:钱理群

人文学者钱理群:课堂是一个抑恶扬善的空间

  钱理群,1939年生。北大知名教授,著名人文学者。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周作人论》等。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尊重。钱理群一直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本已和老伴默默入住养老院的钱理群,因"卖房养老",触及中国社会的"痛点",再次成为自己所害怕的"公众人物"。

  在养老院,钱理群不只是要看报、读书,锻炼身体,安享晚年,他还一如既往地写作,充分利用这难得的、自由的、毫无功利的时光,给未来的人们"写信"。

  钱理群"一生裁为四截"。前21年,算是"做准备"阶段,1939年生于重庆,在南京读小学、中学,在北京大学亲历"反右"运动;中间18年,在贵州教书,在社会底层经历了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在北大教书育人,写下多部研究鲁迅、周作人等人的著作。2002年退休后,回归中学和贵州。教育是钱理群一生的关键词,他为教育上下求索、不停奔走。

  学生余世存称钱理群是"真正意义上的堂·吉诃德,一个执着于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圣徒"。钱理群身上带有那一代人的烙印,要反抗一切压迫、剥削和奴役,但也自知局限所在,明白乌托邦虽有价值,但高悬于彼岸,这其中的张力,恰为他一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初心

       读小学时,“就在教师那一栏签了名”

  在南师大附小读书时,钱理群就朦胧地梦想着当教师。事实的确如此,他读北大,在贵州边远地区教书,重返北大,教育一直是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钱理群实践了大学教师到中小学教书的"五四"传统,他到南师大附中讲鲁迅,却因高考,听课学生从人满为患到寥寥二三十人。不过,最后留下来的学生以自由、独立的学习与思考,带给他安慰。此后,钱理群又去了贵州,试图把"种子"播撒在农村。

  2002年,他从北大退休,眼见中小学应试教育下的种种弊端,又介入进去,高举理想主义旗帜,团结"真正的教师",展开改革。

  新京报:从北大退休之前,你已介入中小学教育了?

  钱理群:我介入中小学教育时间很长了。对于教育,我第一个梦是在南师大附小的时候,那时有个题目,问"长大了做什么",一个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很多职业,我当时就在教师那一栏签了名。那时候特别佩服我们的小学老师,最早的梦是想成为像他那样的教师。我第二个梦是文学家的梦,想搞儿童文学。第三个梦就是学者的梦,具体是在大学中,来传播和讲鲁迅时开始形成的。

  我当了18年中学教师。实质上,我一直关心中小学教育,当然后来介入是一个偶然的因素。简单地说,刚介入,就遇到很大的阻力。当时有个电话直接打进来就问:"你好好的在北大当你的教授,来我们的地盘干什么?"我当时的反应就是你越赶我我还不走了。后来,我便以民间身份介入。

  中国的改革问题向来缺少自下而上的过程,都是依靠政府,没有民间基础。那么,这个时候,我变成了一种自觉的介入,把这当做一个事业,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情。其实,"五四"时期就有中小教育改革,介入中小学教育跟我的专业也有关,就是我研究鲁迅,接着鲁迅往下做,进一步传播鲁迅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和我的专业结合起来。

  新京报:有一个说法是说,你是在南师大附中传播鲁迅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状况,遭到了困境之后,然后才去的贵州。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