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志愿者将为9999名老人拍幸福照
本报记者 童曙泉
第三次表彰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示范单位,数万名医务工作者为老人开展义诊,文化志愿者为9999名老人拍摄“最美夕阳红”,数十万青年志愿者为老人提供陪护服务,社区健身指导覆盖700个社区,举办老龄产业博览会……明天起至11月12日,全市“敬老月”期间将开展100多项为老服务,让老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此次“敬老月”活动主题是“敬老爱老、共建共享”,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13个市老龄委成员单位共同主办,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8大方面活动助老敬老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很少有机会照相的深山里的老人、社区独居老人、敬老院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将迎来上门服务的摄影师,用镜头定格老人们的笑脸。由市文化局组织的“最美夕阳红”摄影活动中,文化志愿者将走进社区、远郊区、敬老院,寻找退休职工、劳模、危困老人、老年社区工作者等,上门为9999名老人拍摄照片,并统一制作相框送给老人。
此外,9999张幸福晚年的照片还有望展出,或在微博上发布。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唤起更多人对老年人、老龄化的关注,为老人送去更多关爱。
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由于今年“敬老月”活动的主办单位包括13家老龄委的成员单位,因此志愿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包括老龄宣传、表彰“孝星”、老年维权优待、走访慰问、为老志愿服务等8大方面。除了市老龄办走访慰问500名特困老人等传统活动外,市教委将为老人开设上千场老年课堂;市公安局、司法局将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开展安全防范、司法援助等服务,市卫生局、团市委、市妇联也将开展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
每千人中有一名孝星
“敬老月”期间,市老龄办将对今年评选出的10000名“孝星”、1000家为老服务单位进行表彰。这是本市第三次进行万名“孝星”表彰,累计评选产生30000名“孝星”。按照北京市常住人口1900多万计算,不到1000人中就有1位“孝星”。
今年当选的“孝星”中,有82%来自普通家庭,并且有70%是20岁到55岁的中青年人。今年的“孝星”评选除了来自老年系统内推荐,还包括首都文明办、市妇联等8部门推荐人选,因此覆盖了各行各业,扩大了“孝星”评选表彰活动的影响力。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九养”政策等惠民政策的实施,全社会的老龄意识、敬老意识都得到了提升。
为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社会环境,今年本市还将成立市级、区县级共17支“孝星”先进事迹报告团,前往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军营等地巡回演讲。
明年,本市将继续开展“孝星”评选表彰活动。
老龄网将使敬老服务常态化
除在“敬老月”期间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敬老、助老活动外,今后市民有望通过网络“牵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开展助老、敬老志愿服务。
市民政局目前正联合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筹建“北京老龄网”。通过网站,市民可以快速、准确地查询到全市401家养老机构的床位数、空床数、护养护理类型、是否有医保资格等信息。
此外,老龄办正在组织编写的《老年人服务手册》一书,也将在该网站发布,帮助普通居民学习了解老人在退休、独居、丧偶、自理、半自理、失能等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下的生理、心理变化与特点,掌握为老人服务的技巧和知识。
通过老龄网,市民还可以很方便地联系到401家养老机构,利用晚上、周末等闲暇时间前往敬老院,为老人带去好吃的,或者提供陪聊、读报等志愿服务。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