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老年护理学(全套课件296P)老年护理学 第一节 相关解剖生理变化
(二)关节 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尤以膝关节、腰和脊柱最明显。 关节软骨面变薄,粗糙、破裂—“关节鼠”(三)骨骼肌 成人骨骼肌占体重的40—50%,老年期骨骼肌减少到占体重的25% 肌肉萎缩、肌力减退 ---易疲劳,腰酸腿痛。活动减少,肌肉无力 。
二、心血管系统 1.心脏改变 左室肥厚,左室腔相对变小,心肌细胞供需 不平衡。 心肌细胞结构改变→心肌收缩力↓ → 心输 出量下降→ 重要脏器血流量(心、脑、肾)↓。 心率减慢
2.血管与血压的改变 血管僵直、断裂,动脉弹性下降,大动脉迂曲、 延长→血压↑。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升高→动脉栓塞。
3.心脏电生理的改变 窦房结起搏功能衰退,传导系统退行性变 → 心率减慢, 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三、呼吸系统 1、 呼吸肌萎缩,肺功能降低,
呼吸容量减少 2、咳嗽反射减弱,支气管粘膜 清除异物能力减低, 易出现咳嗽、排痰困难。 3、肺泡数量减少、弹性降低, 支气管壁变硬 →呼吸功能下降。
衰老日程表
大脑神经细胞:25岁后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
60岁时较20岁时减少20%。 眼的屈光能力:从青少年起逐渐减弱。
45岁起晶状体会逐渐变硬,失去原有弹性。 心脏的输出量:25岁后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
65岁与25岁比减少40%。 血管:儿童期个别人的动脉内膜上就有粥样斑块沉积。 骨骼和肌肉:25岁以后开始退化,骨钙排出增多,吸收降低,脊柱各 椎间盘缓慢萎缩变扁。 50岁后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现象开始出现,肌肉的力量大不如前。 多种激素下降:尤其性激素分泌下降使更年期症状出现。
老年人常见问题与疾病 老年病表现出共有的临床特征: 起病隐匿,发展缓慢; 症状及体征不典型; 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易出现意识障碍; 易存在并发症和后遗症; 伴发各种心理反应; 预后不良,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一、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 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骼的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 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I型和II型
继发性骨质疏松
一、病因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遗传因素 骨组织退行性变 性激素 甲状旁腺素(PTH)和细胞因子 营养成分 生活方式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多由某些疾病引起。
二、临床表现 1.疼痛:骨痛和肌无力 是本病出现较早、常见的症状, 可有腰背、四肢疼痛、肩背部 疼痛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 常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 2.身高变矮和驼背 3.易发生骨折 以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最多见。 4.胸廓变形
三、辅助检查 1.生化检查 骨钙素(BGP):是骨更新的敏感指标,可有轻度升高。 尿羟赖氨酸糖甙(HOLG):是骨吸收的敏感指标,可升高。 血清镁、尿镁:均有所下降。钙、磷测定。 2.X线检查 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骨密度减低、透明度加大, 晚期出现骨变形及骨折。 3.骨密度检查 WHO1994年的诊断标准,采用单光子骨密度吸收仪(SPA)、双能X线吸收仪(DEXA)、定量CT检查,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峰值骨量的2.5SD以上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四、治疗原则 一)饮食治疗 1 戒烟酒、少饮咖啡, 2 适当增加蛋白、蔬菜、水果,多食含钙丰富食物 二)运动疗法 1 多晒太阳,多进行户外活动 2 运动中避免骨折 三)物理疗法 阳光和紫外线疗法、高频电疗、水疗、适当按摩。
四)药物治疗 1.抑制骨吸收药 雌激素 预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首选药物, 可减少骨丢失,增加骨密度。 替勃龙(利维爱)、结合雌激素 降钙素、钙剂、异丙氧黄酮、二磷酸盐、活性维生素D、 2.促骨形成药: 罗钙全 、甲状旁腺素、氟化物。 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和骨形成,减慢骨丢失,增加骨密度。 五)病因治疗 继发性
五、骨质疏松的护理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1.合理膳食 补充充足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 :牛奶、大豆
老年人每天钙摄入应不少于800~1000mg,
维生素D每天不少于400IU,
使用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丰富食品。 摄取足量的维生素A 摄取足量的维生素C 避免过量饮茶、咖啡、碳酸型饮料,忌烟酒。
二)活动与休息
1.运动可改善骨骼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
降低骨流失。 2.保持正确姿势,不要弯腰驼背,以免增加
骨骼的负担。 3.避免以下的运动和姿势: ①为练习腹肌而进行的仰卧起坐动作; ②躯干屈曲动作; ③不良的坐位姿势,如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 ④高龄老人要避免快速的弯腰动作和弯腰拾物动作
三)减轻或缓解疼痛 卧床休息,卧于硬板床 洗热水浴、按摩、擦背以促进肌肉放松。 应用音乐治疗、暗示疏导等方法对缓解疼痛 。 疼痛严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肌肉松弛剂等药物。 对骨折者应通过牵引或手术方法最终缓解疼痛。
四)用药护理 1.应用雌激素 女性绝经后1~10年处于快速骨丢失阶段,如无雌激素禁忌证,应行雌激素替代疗法.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剂量要适当。 同时辅以钙剂、维生素D,效果更好。 服用雌激素期间,应严密监测子宫内膜增殖变化, 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定期作乳房检查,防止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发生。
3.钙调节剂:包括降钙素、维生素D , 使用降钙素时要观察有无低血钙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 服用维生素D的过程中要监测血清钙和肌酐的变化, 二膦酸盐:如依替膦酸二钠、帕米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等, 此类药物消化道反应较多见,应晨起空腹服用,同时饮清水200~300ml,至少半小时内不能进食或喝饮料,不能平卧,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 静脉注射注意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应监测血钙、磷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 4.慎用药物 利尿剂、四环素、异烟肼、抗癌药、强的松等,均可影响骨质的代谢,尽量避免使用。
五)预防意外伤害及骨折发生 1.注意环境安全 室内照明设备必须充足,家具不要经常变 换位置,地板 干燥防滑,走到避免有障碍物。 浴室保持干燥,有扶手。 2.穿着要合适 指导老人选 择舒适、防滑的平底鞋,大小合适且防滑, 不穿拖鞋, 衣服要方便适用,大小适中,且有利于活动。 裤子或裙子不宜过长,以免上下楼梯时踩地摔倒; 3.提高视力 以防摔倒造成骨折。
4.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生活所需用品, 尽量放在床边,以利于病人取用。 睡木板床,用枕头垫高膝腿部,使背部肌肉放松,减少疼痛。 避免突然打哈欠、伸懒腰、扭转、弯曲或摇动背部肌肉, 防止腰部受伤。 避免过度劳动或突然撞击,在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和,以免 发生骨折。 必要时使用手杖或助行器,以增加活动的稳定性,防止跌倒。 5.定期测身高,注意身高变化,有助于了解脊柱塌陷程度。
六)骨折护理 骨折病人应制定翻身计划,帮助病人每2小时更换姿势一次。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帮助病人尽早活动。 七)定期体检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X光摄影及骨质密度检查, 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二、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degenerative osteoarthritis)又称骨性关节炎、老年性骨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 。 是由于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引起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继而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一、发病因素 1.原发性 易感因素 :遗传因素、生理性老化、肥胖、性激素、吸烟等。 机械因素: 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关节形态异常、长期从事
关节的职业或剧烈的文体活动对关节的磨损等。 2.继发性 关节先天性畸形、关节创伤、关节面的后天性不平衡及其他疾病等。 医源性因素
二、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 2.关节僵硬 3.关节内卡压现象 4.关节肿胀、畸形 5.功能受限
三、辅助检查 1.X线平片 典型表现为受累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及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骨片。严重者关节面萎缩、变形和半脱位。 2.CT 用于椎间盘病的检查,效果明显优于X线。 3.MRI 能发现早期的软骨病变,且能观察到半月板、韧带等关节 结构的异常。
四、治疗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保护关节,避免过度活动或损伤。 2.疼痛的护理 如热疗、针灸、推拿按摩等, 可减轻疼痛和缓解关节强直。 3.颈腰椎退行性变者可适当使用支架颈托腰围
二)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 可缓解症状。 中药活血化淤药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类制剂 对减轻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保护软骨有效。 三)手术治疗
五、保健指导 一)休息,保护关节, 1.急性发作期限制关节 活动, 2.注意防潮保暖,防止关节受凉受寒。 3.多做关节部位的热敷,热水泡洗、桑拿。 4.尽量应用大关节而少用小关节, 5.避免从事可诱发疼痛的工作或活动,
二)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协助病人进行热疗、推拿等物理疗法,以减轻
疼痛和缓解关节僵直。 非甾体抗炎药 氨基葡萄糖:硫酸氨基葡萄糖(维骨力)、氨糖美辛片、
氨基葡萄糖硫酸盐单体(傲骨力)等。 抗风湿药:
三)在医生指导下,教会有颈腰椎退行性变的老人适当使用支架、颈托、腰围及其他骨科器械。 四)适当运动 有利于改善关节软骨组织营养,防止肌肉萎缩, 增强关节周围肌力,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五)功能锻炼 保持病变关节的活动,防止关节粘连和功能活动障碍。
六)饮食指导 尽量减少高脂、高糖食品摄入,达到减肥目的。 七)手术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需皮牵引,应保持有效牵引,同时要 保证老人在牵引状态下的舒适和功能;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用石膏托固定,应做好石膏固定及患 肢的护理。 手术后病人,应定期门诊复查,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内应 复查1~2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八)心理指导 三 老年高血压病 老年高血压(hypertension) 是指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缩压 (SBP)≥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12.0kPa)。 老人有高血压病史,现在服药血压低于140/90mmHg 三高: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 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一、危险因素 一)三大危险因素 1.不可改变因素:遗
========================================================================= 本资源包含以下附件: 老年护理学(全套课件296P).ppt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