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敲门,说是社区要登记家庭信息,您该怎么办? 昨日,汉南社区举行了一场防骗测试:网格员扮演“骗子”上门骗取居民信息。10户居民中,有3户老年居民在未核实身份的情况下,就把个人信息透露给了对方,还有人直接把银行卡交给了“骗子”。 老年人容易被骗 为防止居民们认出平时熟悉的网格员,社区居委会安排网格员进行交叉测试。昨日上午9时,记者随网格员孙金萍一同前往原床单厂家属院“行骗”,可第一次就碰了壁。“您好,我们是汉南居委会的,请您登记一下家庭信息。”孙金萍首先来到了五楼一户居民家,开门的是一位30多岁的妇女。面对陌生人的要求,该妇女警觉地说,以前是家里老人登记的信息,自己不认识网格员,现在老人不在家,要等他们回来再说。 第一次“行骗”失败,孙金萍又在院内搭讪了一名刚买完菜的老人,老人直接领着孙金萍回了家。“你们原来不是登记过么?之前有个网格员来过啊。”起初,老人还有些怀疑。孙金萍谎称社区刚调整了人员,自己是新来的,打消了老人的戒备。最终,孙金萍“忽悠”老人填写了家人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信息。 此后,网格员又对8户居民进行了测试。结果,又有2户老年居民未经核实,就直接透露了家庭信息。 有人直接交出了银行卡 “中招”的老年居民中,70多岁的李奶奶在“骗子”的忽悠下,直接交出了银行卡。 “社区最近有项新政策,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可享受1000元补贴,需要您提供银行卡。”在成功套取到李奶奶的家人信息后,网格员又谎称要办理补贴,需要把银行卡拿回居委会登记,之后钱会打到卡上。结果,李奶奶直接把银行卡交给了“骗子”。 事后,社区工作人员连同“骗子”一起,回访“受骗”的3户居民,向他们讲述了实情,李奶奶这才明白过来。 为何轻信陌生人?李奶奶说:“当时看她挺面善的,拿的登记表上写有汉南社区,我就觉得应该是社区的人。 陌生人登记应先核实 “这几年,冒充网格员的事时有发生,社区举办这样的测试,是为了提醒居民。”汉南社区书记王方向记者解释了举办这场测试的目的。 王方说,各个辖区网格内的网格员一般是固定的,新旧网格员更替时,会有老网格员带着新网格员去熟悉居民,居民遇到陌生人要登记信息时,最好拨打居委会电话先核实。“网格员绝对不会上门收费。”王方特别提醒说,居民们千万不要随便透露银行卡的卡号或将银行卡交给陌生人。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