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屯街道邻里中心的老年大课堂正在上课。朝阳报记者宋思沐摄
象棋、绘画、手工、舞蹈、老年课堂……日前,大屯街道正式启用了首个综合型的邻里中心,在这座占地面积约为800平方米的建筑内,囊括了十几种社区居民喜欢的文体活动,同时还纳入了素质教育、志愿者培育等社区工作。用居民赵增和的话说,“这座楼满足了我们对社区文化生活的一切需求。”
日前,邻里中心内的老年大课堂开课了,我们来感受一下这座综合型邻里中心的魅力所在。
合理分类 让居民“按需索取”
虽然上课时间是9点钟,但刚过8点半,教室里已经坐满了第一期上课的学员。给大家上课的老师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堂课讲的是关于心理调节方面的内容。来自安逸社区的王桂华老人就是老年大课堂的第一批学员,“我告别课堂有几十年了,现在特别珍惜能重回课堂的机会,我们人老心不老,很希望可以借助这些课程提升自己,不能因为年龄大了就跟社会脱节。”
虽然老年大课堂第一批学员只有20人,但是报名的居民远远超过了这个数,邻里中心考虑到居民水平的不同和教室的大小,将报名的老人进行了分类,让大家可以在最适合自己的课堂里学习需要的知识。
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将这里设计成文化活动中心,主要是考虑到周围社区的居民类型和需求。比如邻里中心所在的安逸社区,中老年居民所占比例很大,他们缺乏集中开展文体活动的场地。如今,街道整合辖区资源,将原安园市场升级改造为邻里文化活动中心,服务范围辐射到安逸、秀雅、嘉铭园等几个社区。
据了解,邻里中心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居民需求多样化的问题,为了满足居民不同的文化需求,邻里中心将各种文化项目进行了科学的划分。比如音乐、舞蹈等热闹点的项目的活动场地都安排在了一楼,绘画、手工、讲堂等较为安静的项目都安排在了二楼。科学的前期规划有效避免了日后居民活动时的不便。同时,邻里中心还根据居民的需求反馈定期组织活动,让居民才艺得到展现的机会。
很多居民都对邻里中心另一个贴心的设计称赞有加,那就是位于一楼的便民服务店。在邻里中心一楼的西侧分布了便民菜站、水果店、肉食店、主食厨房等便民小店。“来这活动的多是中老年人,大家参加完活动还能顺便在这买点东西,这个设计太贴合我们的需求了!”张增合大爷说。
个性化服务 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
这样贴合居民需求的社区服务站并不仅是这一处,2013年6月奥运村街道开办了全市首个“邻里驿站”,不仅免费为居民提供活动场地,还有社区服务站、社工和社会组织“三社”联手,提供亲子沙龙、幼儿营养配餐、接孩子放学等服务。
紧邻北五环的双泉社区下辖澳景花庭、融域家园等11个小区,共有住户1.2万人,虽然社区服务站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但是包括幼儿早教、小学生托管等在内的多项服务却长期缺乏。
2013年,奥运村街道出资从一位居民手中购买了一幢两层小楼,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经过重新装修和改造后变成“邻里驿站”,由社区服务站、社工、专业社会组织联手,面向社区提供亲子沙龙、幼儿营养配餐、接孩子放学等特色服务,每天上午9点至晚上9点对居民免费开放。
步入其中,楼下淡雅素净,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剪纸屋相邻,老人们读书、下棋、剪纸,各得其乐;楼上装修以红、黄、蓝等色调为主,设有多彩童贝贝屋、快乐成长营、四点半课堂等场所,随处可见的毛绒玩具、软体积木、手敲琴吸引了不少幼儿驻足。多彩童贝贝屋的5名老师开设了亲子班、美术班、绘画班、幼儿营养餐搭配等课程,白天主要招收0到3岁的学龄前儿童,傍晚则面向小学生。下班较晚的家长将孩子寄放在这里,社工和志愿者还负责接孩子放学和辅导功课。节假日期间,孩子们还能体验乘车、购物等实际生活技能。与一般的培训班不同,这里提供的都是公益性服务,所有课程均免费向双泉社区居民开放,仅收取餐费和材料费,有需求的家庭前往居委会报名即可。
近年来,朝阳区的社区服务站通过对所服务地区居民的年龄层次和需求的定位,不断对自己的服务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提升调整,力图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方式让社区服务站能更好地贴合朝阳百姓的生活需要。(朝阳报)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