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年青岛60岁以上老人约160万 女性多于男性 |
|
|
|
|
|
半岛网12月15日消息“预计到2015年,青岛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约160万,其中80岁及以上人口约25万,青岛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速度快、程度高、高龄化突出、空巢化显著、农村老龄问题加剧等特点。”近日,记者获悉,12月6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岛市“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其中,分析了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同时还从健全保障体系、完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等多方面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友所乐”。
到2015年,青岛60岁以上老人约160万
据介绍,《规划》中,“十二五”时期,青岛市户籍老年人口年均增速将达到4.7%,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程度高、高龄化突出、空巢化显著、农村老龄问题加剧等特点。
“预计到2015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约160万,占总人口的19.3%;其中80岁及以上人口约25万,占老年人口的15.6%;65%以上的老年人口分布在农村;女性老年人口数略高于男性老年人口数。”青岛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
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养老保险
为推动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一个老年友好型城市,在规划中指定了“十二五”时期要重点完成的工作任务。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到195万人,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参保人数达到240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全部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同时,还将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市级统筹,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达到70%;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
青岛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还将稳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水平不低于所在区(市)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规划》中还称,将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奖励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80元、200元。
2015年1万名老人可享居家养老服务
“到2015年,街道、镇普遍建有老年人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和农村中心社区普遍建有日间照料中心或老年人娱乐室,在老年人家中设立养老互助点4000个,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困难老年人达到10000人。”据了解,规划中还对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有了具体的规定,同时,还将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重点发展面向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医养结合的专业性养老护理机构,市和有条件的区(市)至少建有1所专业性养老护理机构,到2015年,全市城乡各类养老床位数占老年人的比例达到3%以上。
此外,还将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到201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
2015年将建20所以上老年大学
《规划中》,还称,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市)、街道(镇)至少建有1处示范性老年活动中心。
“各市、区(市)图书馆均开设老年阅览室,市级图书馆老年阅览室报刊杂志种类不低于200种。到2015年,全市老年大学达到20所以上,各区(市)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学,街道(镇)全部建有老年学校,60%以上的社区(村)开办老年学校或老年课堂,全市老年人入学率不低于老年人口的15%。”规划中表示,还将重点关注病残、空巢、高龄、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服务需求,动员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人心理关爱活动。
通讯员 张娅宁 半岛数字记者 孙贴静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