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园门口设有法治文化长廊。 记者李海曦摄
抽象的法律知识变为图文并茂的漫画、易懂易记的“墙头诗”、“顺口溜”,刻在石块和墙面上……这是坐落在春苑小区的“法治公园”。今年8月,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有法可学,社区建起了“普法公园”。 普法课堂助老人防骗 社区法治文化公园于今年8月建成,建成后社区焕然一新。法治公园位于社区中心公园处,共设有25块宣传展板和1个法制宣传长廊。法治角、法治亭,宣传栏上居民法律知识百问、法律咨询点地址、法治漫画等,图文并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为进一步做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西苑街道针对社区居民反映的热点问题,在小区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春苑社区法律知识讲座”。社区文化活动室将社区文化娱乐资源与法治文化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集文化性、娱乐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让居民在感受法治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治社区的建设。 同时,社区每月邀请西山区政法委、司法所等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进社区,举办相关法律知识讲座,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法律援助。“自从社区建起这个法治文化公园,我们这些老年人真懂了不少防骗知识。”居民华奶奶每天都到法治公园锻炼身体,常常看周边展板上的防骗知识,对街头骗术、电话诈骗等更有底了。 调解室让矛盾不出社区 法治文化公园从居民的实际生活着手,运用法律为居民办实事。春苑小区有4217户住户,小区第二届业主委员会于2011年7月任期届满后,因为业主和物管之间意见分歧大,一直未选出新的业主委员会。双方的矛盾也日益激化,为维护春苑小区的和谐稳定,春苑社区居委会开始代行春苑小区业主委员会职责。在西苑街道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交心谈心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春苑小区业主与物管之间的矛盾,并在社区的牵头下从社区选出5名居民代表,成立物业管理志愿者团队,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解决了困扰社区多年的居民与物管之间的“心头病”。 社区调解室是社区法治文化公园建设的其中一项内容。这间小小的屋子在居民与社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暖心桥”,化陌邻为友邻。家住春苑小区64栋的艾女士家因儿子结婚装修新房,敲敲打打的声音影响对面的梁女士午休,两家多次沟通无果后只得到社区调解室寻求帮助。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协调和积极劝导下,双方各让一步,将事情圆满解决。在社区调解室里,一本本记录着居民日常纠纷得以解决的例子被仔细地整理在册。“每个居民反映到我们这里的情况,我们都认真进行处理后并进行记录,以便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社区主任刘惠玲说。 法治精神弘扬正能量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春苑社区法治文化公园是法治西山建设宣传阵地。西山区以“三个一”为抓手,打造具有西山特色的法治文化实体阵地。以“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西山”为主题,推动基层法治建设,让居民在平常生活中主动学法、识法、知法、懂法,全面推进西山区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文化公园建成后,为更进一步创造良好、安全的社区环境。社区居民自发组建了一支维稳志愿者队伍,每天在辖区内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社区安全。社区还不定期地开展文化活动,将相关法律宣传植根于文艺表演,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法律知识。在社区门口有一面“微心愿”墙,社区居民可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得到的帮助,和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写在墙上,社区工作人员会根据居民需求进行及时处理,对社区好人好事进行表彰,弘扬社会正能量。“希望大家能够文明养狗”、“我爱我家”、“社区小事人人做,美丽新家人人夸”……一句句凝聚社区和谐新风的话语,为社区法治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绚丽的颜色。 记者李杭蓉报道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