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发言、交作业,只需要一款APP软件,湖南商学院副教授杨刚再也不用担心课堂出勤率了。6月8日,杨刚向笔者展示了这款名为“课堂管理系统”的APP。
这款APP,分为老师客户端和学生客户端。上课时,老师只要将电脑窗口启动,点开课堂签到后,学生就能看到一组验证码,然后学生们在自己的手机客户端输入该组验证码签到。同时,这款APP有一个专门的作业管理系统,老师没有必要回办公室或回家等在电脑面前修改作业,只要通过手机上的客户端,随时随地可以批改作业。
作为湖南商学院教务处分管教学运行的副处长,杨刚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高等教育教学效果。他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是将“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促进有效学习”,至少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质量的提高,二是学习能力的增强。前者会显性地反映出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而后者既是显性又是隐性的,两者相辅相成。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互联网+’时代,老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对高等教育者的要求。”杨刚频借他山之石,不断尝试各种新成果、新技术、新手段。
2009年,他担任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时,引进广东财经大学开发的教学信息化软件与平台,在课堂教学、在线答疑、在线测试与试题库等方面探索运用,深受学生好评。2011年,他再次引进面向教育学习群体、学术研究群体的新一代即时通讯软件MathQ。MathQ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可以方便地书写和编辑公式、绘制和修改图形,并将其发送到指定好友的聊天窗口,通过文字、公式、图形的结合,能够具体而直接的讨论问题,提高沟通的效率;另外,更可以通过白板功能,即时看到对方手绘内容,增加交流的便捷性和直观性。由于MathQ解决了两个人点对点的在线或离线交流问题,集成了论坛平台、博客平台、科学搜索与问答等功能,因此备受师生欢迎。
为实现“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变,2014年他还与湖南大学某教授合作开发了云端互动教学服务产品。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云里来,云里去”的方式实现“实验交互式教学”。学生有疑问,可将问题写在智能手机上,向上课老师发送提问请求信号;老师通过授权后,问题发送显示在多媒体屏幕的指定区域,其他学生若有相同疑问,也可通过“点赞”的方式表示认同;屏幕上同时给出统计数据,老师据此可了解该问题的普遍程度,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解答的优先顺序。老师在完成某一个问题的解答后,通过WIFI网络实时发送解答过程,学生点击“保存”来完成记笔记,相比传统记笔记方式省去大量时间,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做“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者,杨刚不仅致力于改变教育形式、学习方式,还高度重视人才培养。2007级信科专业学生王某来自于甘肃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有自卑心理,学习和生活消极悲观,曾受到学校的B级警示。杨刚在和他接触过程中,发现该生对软件学习有较高天赋,于是经常鼓励指导,并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王某日渐开朗,生活学习走上良性轨道,开发出多款专利软件产品,毕业后因其过硬的软件开发能力被中兴软件技术公司高薪录用。 (湖南日报记者 陈淦璋)
人物名片
杨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博士、湖南商学院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巨灾保险产品定价、巨灾风险管理研究,并承担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等本科生课程和《高等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从事高等教育十多年来,发表高质量论文20多篇,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省教育厅教研教改课题等多个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