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认为做一名历史老师要比做其他学科的老师容易得多、轻松得多,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要做好一名历史老师同样是很难的。
起初我以为自己把中学历史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何愁教不好历史。但是,渐渐地我明白了,教师需要有比课本知识更为广博的知识。只有教师有了无比丰富的知识,我们才能给学生展现出瑰丽的课堂画面,否则我们的课堂将会是平淡的、乏味的、没有光彩的。平淡的课堂,即使教师讲了很多,费了不少劲,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我很重视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每节课把重点内容都写到黑板上,便于学生做笔记、记忆,同时我总要找到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讲给同学们听,既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能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学习“贞观之治”这一课时,我对同学们说: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善于听取大臣们的直言劝告,即使有些话令他很没面子,他也能接受。大家都知道,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大多数大臣只会投其所好,讲些好听的话给皇帝听。这位善于纳谏的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而魏征是当时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李世民说他丢失了一面镜子。可见李世民是开明的皇帝,他的开明之处还表现在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上。这时,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有时只爱听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而对老师或家长提出的善意批评或劝告就不想听,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呢?现在看来,人家受世人景仰的皇帝尚能听进一些刺耳的话,改正自己的缺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静静地听一听良师益友的忠言呢?
我们学习了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他的思想经过两千年的洗涤,仍然给世人以启迪。孔子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之光华一直照耀着我们后人。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就是教育我们的同学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巩固旧知识有助于学好新知识。还有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是教育同学们要吸取知识,更要勤于思考,二者缺一不可。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明老师不必在远处,自己周围到处是可以请教的老师。孔子这样说是不是有些绝对?人群中有好有坏,有优有劣,怎么都能当我的老师呢?孔子后面还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关键在于自己有主见,善于择其善,去其不善,这样就能从每个人身上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比我好的,我们学习他好的方面,不如自己的,看到他的一些不良行为,我们自己就会反省,引以为戒。
总之,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掌握一些历史基础知识,更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求学的“捷径”。 (作者单位:应县二中 康淑卿)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