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郑州7旬老人痴迷捡垃圾 家里堆满了也不卖

郑州7旬老人痴迷捡垃圾 家里堆满了也不卖

  一位老人在向医生咨询

  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提起老年痴呆症你会想起什么?记忆衰退、丢三落四……总之就是“老糊涂”了。

  然而,有专家发现,除了人们所熟知的这些表现外,把垃圾当珍品、怀疑子女谋财、猜忌老伴儿有外遇等,都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征兆。

  目前,该病识别率低,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早期诊断标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期《子女大课堂》带大家了解“老年痴呆症”,以期引起子女们的重视。

  【故事一】

  公公迷上捡垃圾

  只存不卖

  提起70岁的公公,在郑务工的郝丽(化名)就两眼流泪,“我是《河南商报》的‘铁粉儿’,你们不是报道过整天围着垃圾转的魏老太太的事儿?能不能也帮帮我?”

  原来,郝丽的公公李老汉也喜欢捡垃圾,而且只存不卖。“万一房东发现,肯定不让我们住了。”郝丽担心,她想将公公送回驻马店老家,可丈夫坚决不同意。

  在郝丽的带领下,河南商报记者见到了她口中的“糊涂公公”。小区的空地上,五六位老人正在树荫下乘凉,有说有笑。而不远处的垃圾箱旁,李老汉正顶着太阳,仔细找寻。

  只见他瘦削的脸上,布满污垢,身上的衣服也已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一双手不停地在垃圾堆里翻腾。突然,他拿着两个塑料瓶起身,像防贼似的把瓶子藏在身后,绕路走开了。

  “我没法请你到家里坐,太难闻了,都是他存的废品。”郝丽有些为难,她说,“医生说他是老年痴呆,吃了不少药可也没啥用,以后日子该咋过?”

  【故事二】

  家里的碗

  被妈妈偷偷藏起来

  刘娟(化名)的母亲年轻时就是单位的文艺骨干,退休后,更是加入了社区里的合唱团,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为此,刘娟的父亲没少闹意见,常常抱怨老伴儿不理家事。但刘娟知道,父亲只是过过嘴瘾,心里还是挺支持母亲多参加室外活动。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母亲喜欢待在家里,即使老伙计来叫,她也不愿意出去。更奇怪的是,邋遢的她开始爱干净,放下碗就收拾屋子,“桌子上的东西,她反复摆放。”

  “我很纳闷,家里的碗一直少,后来发现,是被她藏起来了。”刘娟这才觉得不对劲儿,“你问她,她还不爱搭理,还说不让我动她的宝贝。”

  瞒着父母请来医生好友,结果,“我朋友说,我妈可能得了老年痴呆。”刘娟不敢相信,可是,一次次的确诊便是一次次的绝望。

  【故事三】

  怀疑保姆偷东西

  半年换了7个

  74岁的老赵退休前是名出纳员,他的性格和他的工作一样,严肃、严谨。就连逢年过节儿女聚在一起,他也很少围过去说笑。

  担心父亲独居吃不好饭,几个子女凑钱请保姆,料理父亲的一日三餐。虽说父亲挑剔,可是心细的保姆却得到了认可。让人意外的是,去年底,父亲突然要将保姆“炒鱿鱼”。

  父亲说,发现保姆偷东西。倍感意外的子女将保姆辞退,又给父亲找了一个。然而,没过一周,父亲又称保姆偷东西。

  半年时间,换了7个保姆,这时,子女们才意识到,可能是父亲的问题。“他是不是想以此引起我们的重视?”大女儿如此怀疑。

  没有拆穿父亲,以为过段时间就会好,没曾想,父亲开始频频说谎。“还说书记、省长都是他朋友,还请他吃饭。”大女儿哭笑不得,“还说我儿子偷他的钱。”

  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子女们这才带着父亲就医,结果,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

  【提醒】

  除了记忆衰退

  这些表现也得注意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高达5.6%,患病人数约为600万人,并以每年三四十万人的速度增长。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孙治坤说,老年痴呆症男性多发病于65岁左右,女性多发病于70岁左右,其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哪些特征是老年痴呆症的表现?孙治坤解释:

  1.短期记忆力差,对刚刚发生的事件,比如早饭吃的什么,老年痴呆症患者会很快忘记,但可能10多年前的事却记忆犹新;

  2.行为异常,比如迷恋捡垃圾、把随手写画当做珍品收藏等;

  3.多疑,整个人变得爱猜忌、说谎,甚至有迫害妄想……这些都得注意,例如,怀疑老伴儿有外遇、有人跟踪、保姆偷东西、儿女夺财等。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