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阿姨您好,我们好几天没看见夏老师了,她去哪儿了?”5月12日下午7时许,民丰县尼雅乡甫甫克村放了学的孩子们按往常一样,来到村里开办的第二课堂继续学习,由于好几天没见到他们的汉语老师,孩子们焦急地询问着自治区质监局住甫甫克村工作组组长芮鹏。
“你们的夏老师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回乌鲁木齐几天,很快就会回来。你们不要着急,还有其他老师为你们辅导功课。”芮鹏向孩子们解释道。
孩子们所说的夏老师,就是自治区质监局第二批住甫甫克村工作组成员夏爽。
夏爽,是一个“80后”独生女,在家几乎不做饭。“我没想到的是,我会很快融入这里的生活,还学会了做饭。”夏爽告诉笔者,她已经是一个“厨娘”了,不仅会炒菜、炖肉,连凉皮子都会做。
自住村以来,夏爽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入户、开会、写日记、为“第二课堂”备课、做饭……“这样紧张忙碌的生活,太有意义了,我快成为‘女汉子’了!”夏爽笑着对笔者说。
自治区质监局第二批住村工作组重视培养孩子兴趣特长和汉语口语,住村不久了解到甫甫克村有110名少年儿童,放学后,这些孩子的家长或在田里劳作,或在外挣钱养家,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他们。为了方便对他们辅导功课和管理,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工作组成员商议后便开设了第二课堂。开设不久,这里就成为孩子们放学后学习娱乐的好去处。
一天当中,最让夏爽觉得温馨的时刻,是从下午6时半到晚上10时,因为那是甫甫克村的黄金时刻,孩子们在这段时间里学习娱乐。每当这个时候,村委会充满了读书声和欢笑声,村委会的几个办公室里,坐满了写作业的孩子们。“刚开始只有十几个孩子来,后来一间教室就不够了。”夏爽快乐地穿梭在几个教室间。其实夏爽所说“教室”,就是村委会的会议室和办公室,白天办公,晚上就是孩子们的“天下”。
“这个字不能这样写,一笔一划都一定要写准确。写完作业,才能去联系金牌小主持。”夏爽对学生一向严厉,“写字就像做人一样,怎么能错呢?”从一个机关干部变为老师,夏爽还真有点老师的“范儿”。
由于工作组成员对孩子们的热情和关怀,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孩子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他们很快融入到了一起,成为了朋友。家长们也很放心孩子到这里来,因此,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有很多村民农闲的时候,也来村委会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经验,与工作组成员走亲戚、交朋友。
“想赢得孩子们的心,就要抓住他们的心理,融入他们的生活,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才会和你做朋友。”夏爽深有感触地说。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