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发发语音 30位老人课堂学微信

厦门老年大学电脑教室里,老人们对着电脑上的手机操作认真学。

厦门老年大学电脑教室里,老人们对着电脑上的手机操作认真学。

字小看不清,我用放大镜。

字小看不清,我用放大镜。

老师来一下,这个怎么弄?

老师来一下,这个怎么弄?

加上好友了,他俩好开心。左为1班班长黄正烊和“老大哥”沈维东。

加上好友了,他俩好开心。左为1班班长黄正烊和“老大哥”沈维东。

  本报讯 (文/记者 吴笛 图/记者 刘东华实习生 陈嘉新)多少年没进课堂了,83岁的沈维东激动得不行,上午9点上课,清晨5点半就起床准备了。

  昨天上午,厦门晚报《老年周报》老人微信培训试听班在厦门老年大学开班,首期3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他们的年龄加起来超过2050岁。

  学员求知欲太强,虽有1位老师和6名助教“上阵”,课程结束后,学员们意犹未尽,纷纷请求“留级”旁听:“我还不太会,下次课一定要让我来听啊!”

  “用触屏手机先学会4个字:点、摸、滑、拖。”为了昨天的课,老年大学的郑国靖老师放弃了休息时间。开课前他对30名学员摸了个底:近一半老人有微信账号,但仅有3名老人会连接无线网络,4名老人为了上课刚买了智能手机。于是,郑老师从最基本的操作教起,让老人一步一步跟着学。

  老人们相当认真,都准备了纸笔,工工整整地把老师讲解的内容记下来。

  老师讲解完基础操作,开始动手练习。这边有人惊呼:“图标怎么一拖就找不到啦?”那边有人急了:“操作失误会不会把手机弄坏啊?”厦门晚报的6名工作人员成了“临时助教”,穿梭在老人中间帮忙解决问题。“老师这个怎么弄?”被爷爷奶奶们喊老师,工作人员不禁不好意思,却被他们好学的劲头感动。

  62岁的万阿姨有个好习惯,将关键词用箭头连起来,把老师教的每个操作步骤形成记忆链。她的儿子在国外,平时在家没人指点。她说,这个活动办到老人心里了,对老人的帮助太实在了。

  到了教微信功能部分,气氛进入高潮。扫一扫,看报纸。老人对着晚报《老年周报》、《健康周报》的微信二维码认真扫起来,翻看公众号上有往期《老年周报》的内容,直说:“太方便了!以后想看哪期就看哪期!”

  扫一扫加好友,沈维东刚加完左边周瑞华的微信,马上扫了扫右边黄正烊的二维码,通讯录里又多了两位好友。

  在老师的指导下,老人们加入微信群“晚报老友会微信1班”,不一会群里就热闹起来:发视频的,发照片的,发语音的,这里成了练习场。虽然视频还很晃,照片不太清晰,语音只有一秒钟,但老人们都很兴奋,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他们完成的作业。

  花絮

  有来就有收获

  为听课新买智能机 还帮亲家提前占座

  “快过来,这边坐。”昨天上午,林祝基老人迟到了,等他赶到时,老师已经在讲课了。当他四处张望找座位时,看到倪锦霞老人正向他招手。原来两人是儿女亲家,相约一起来上课。先到的倪锦霞帮林祝基占了个座。

  林祝基今年79岁了,倪锦霞比他大一岁。之前,两位老人只会用手机打电话,不会上网,微信也不会用。倪锦霞之前用的都是老人机,得知她要上微信班,女儿才给她换了部触屏手机,并帮她下载好了微信。

  倪锦霞说,自己是“零基础”,所以在课堂上很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都认真记下来,跟着老师一步步操作,跟不上老师节奏的时候,她就主动找晚报工作人员求助。

  “学会一点了,有来学总会有收获的。”倪锦霞说,老人也要学会一些东西,才能跟得上时代。

  手机用到没电

  老爷子学会发微信 首条信息发给老伴

  今年65岁的苏山谋之前都不会用微信,前几天在泡茶聊天时,从朋友那得知晚报要举办老年微信培训活动,觉得很有意思,就早早报了名。一到教室,他就拿着手机认真对照着老师的讲解,一步步操作,到最后手机都没电了,还好晚报工作人员提前备好了充电器。

  在老师的讲解和晚报工作人员一对一地指导下,苏山谋成功登录微信,并学会了添加好友,第一个好友便是自己的老伴。在学会发微信后,他第一时间给老伴发了信息:“喂喂喂,你在干嘛?”老伴马上回复他:“微信培训课结束了吗?”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