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显示,1987年大连市比全国提前13年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01万,占人口总数的17.5%。目前,大连市老年人口仍以年均4%左右的速度递增,预计2010年将突破110万人,全市老年人口的高峰期即将到来,养老福利事业面临严峻形势。
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充分挖掘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养老福利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资金保证,创造出机构养老、小型家庭养老院、日托养老、居家养老、货币化养老、暖巢管家养老、异地互动养老、养老助教、信息化养老、合资合作式养老等10种养老服务模式,深受老年朋友欢迎。目前,全市共有城乡养老福利机构265所,养老床位近2.2万张,老年活动场所500多个,安装老年健身器材1万多件,基本满足了全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选择在大连养老,幸福感很强。
养老福利机构快速发展
大连养老服务社会化起步早、发展快。 2005年,在国家实行养老服务社会化初期,大连通过舆论宣传、网上招商、赴日招商等形式,大力倡导养老福利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服务引导资金1000万元,市政府匹配1000万元,对20家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补贴,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办院的积极性,连续4年新增养老床位2500张。
为适应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2004年,大连市将民营养老福利机构审批权下放,实施属地化管理,市民政局只审批大型的和有外资参与的养老福利机构。通过审批权下放,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民政部门的权力和责任,简化了养老福利机构的审批程序,方便了民营养老院的兴办和管理。
实施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2006年至2008年,大连市投资2.6亿元,将全市103所农村敬老院整合,改造成61所高标准的区域性中心敬老院。目前,已改建完成41所,改建面积15万平方米,床位7460张。项目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相匹配,实现了整合资源、积聚减员、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强化功能、提高标准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县统乡管的原则,项目建设达到国内先进、东北领先的水平。
不断加大对民营养老院的扶持力度。 2007年,大连市民政局下拨“民办公助”引导资金38万元,用于资助38家接收408名“三无”老人、遗属孤老及低保特困老人的民营养老福利机构。同时,为提高民营养老福利机构的服务质量,投入20万元购买了120台“枫吕泡浴车”,资助给全市城镇的120家民营养老福利机构。沙河口区加大资助力度,对新建的3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给予1500元的开业补助;对低收入特困老年人入住养老福利机构实行 “双补”,即给老人补贴的同时,也给收住特困老人的民营养老机构补助。
居家养老服务不断丰富
2002年8月,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首创了没有围墙的 “家庭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由政府买单,由下岗失业人员充当养护员,为特困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与再就业双赢。 2005年,在总结居家养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连市又推出货币化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居家养老和货币化养老服务模式适合中国国情,有效地解决了老年人尤其是特困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缓解了因养老床位供给不足造成的养老服务压力,深受社会和老年人欢迎。到2007年底,全市已有1878名“三无”老人、低保和边缘特困老人享受到由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和货币化养老服务,4700余名社会公众老人不同程度地享受了有偿或低偿的居家养老服务。为此,各级政府累计投资近1500万元。
为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向纵深发展,按照民政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的总体要求,2006年以来,大连着手研究扩大居家养老和货币化养老服务面,计划对全市60周岁以上“三无”老人、遗属孤老、低保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今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会同市财政部门联合印发了《大连市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社区托老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具有社区托老服务功能的,一是社区托老所,二是小型家庭式养老院。日托养老即“朝至夕归”式养老,托老所多数由街道或社区兴办,内设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及老年课堂等设施,老人白天集中活动,中午供应饭食,晚上各自回家,既使老人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又满足了老人的居家需求。全市现有各类托老所近30家,深受老年人欢迎。下一阶段,大连市89个城市街道都将建成至少一个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托老所,全面构筑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发展格局,积极稳妥地推动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型发展。
小型家庭式养老院是开办者利用自有住房,在照料自家老人的同时,招收一定数量的社区老人的养老模式,具有地处社区、易于开办、资金投入少、家庭气氛浓、服务细致周全等特点,深受社区老人的欢迎。目前,大连市小型家庭养老院已发展到40多家。
此外,异地互动养老、暖巢管家养老、养老助教、信息化养老、合资合作式养老等模式,作为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也在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个性养老服务需求。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