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老年微信培训班开办两个多月来,吸引了数百名老年人的参与,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会被提醒:我们是针对老年人开的微信班哦。对此,他们报以微笑:我就是老年人啊,有身份证为证。这群老人不仅容貌年轻,而且性格开朗非常自信,让年轻人都很羡慕。
本周二,由厦门晚报和市老年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11期老年微信培训班,在电信文灶智慧小区便民服务站举行。
“美粉”
刚一退休就报名
期望能有提高班
联想乐檬
穿着长裙,戴着耳环项链,睫毛卷卷,长发飘飘,这样的美女现身老年微信培训班,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问才知道,她已经50多岁了,有两部手机两个微信号,一个是同事圈,一个是朋友圈,微信玩得挺溜,来学习为的是提升微信操作水平。
她叫曾莲英,今年4月份才从厦门一所高级中学退休。刚退休就看到晚报微信培训班的启事,赶紧报名。不过因为报名人数太多,她足足等了1个多月才来听课。
她的打扮很时尚,就连睫毛都经过修饰,又密又翘衬托出美丽的眼睛。曾莲英说,美丽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了同样可以美丽和快乐。
整个微信课,曾莲英都很认真,虽然老师讲的这些她都会,但她还是按照老师讲的一步步做,听说老年微信班正在招募志愿者,她说,自己很愿意来帮助更多老人学习微信。
她还希望,晚报能尽快开设老年微信提高班,这样她就可以学习更多的功能,更好地跟朋友互动交流。
“铁粉”
学了一次不过瘾
又连续旁听3次
63岁的李芝梅是老年微信培训班第三期的学员。她听了一次课便爱上了培训班,之后陆续做了3期旁听生。
李芝梅说,来微信培训班学习效率特别高,自己在家里摆弄微信,半天搞不明白的问题,来培训班一学就会了,而且记得还特别牢。
记者一打听,原来她是个特别好学的人。周一形体班、周二钢琴班、周三声乐班,掐指一算,她只有周五有时间。来微信培训班旁听,还是她专门挤出时间来听的。李芝梅说,退休前,她和老伴决定在南方找个地方养老,两人地图上搜到了厦门,然后就坐着飞机来厦门,三天内就买了套房子。李芝梅说,当初的选择太正确了,厦门不仅环境好,而且人也好,特别是还有厦门晚报,让她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学粉”
左手手机右手dv
一边听课一边录像
左手拿手机,右手拿dv,整整两个小时的课堂,62岁的林建中几乎没改变姿势。
与多数记笔记或用手机、录音机录音的老人不同,他选择录像,他说:“记笔记太慢,录音只听没看见没效果,录像在电脑上播放,在家里就可以像再次到课堂上课一样。”
老师一说上课,林建中马上调整好姿势开拍了。从怎么连接无线、发文字、图片、视频,到怎么发朋友圈等,林建中一一录下来,任何知识点都不放过。整整两个小时,他一直保持同样的动作,累了,也只是把手臂支撑在椅子的手把上,还时不时辅导旁边的老伴吴丽丽,但是手中的dv还是雷打不动地举着拍摄。
林建中说,自己有点微信基础,昨天很高兴学到了新功能,像怎么在朋友圈发纯文字,以前他问了好多人都不会,昨天终于学到了。
“群粉”
亲生三姐妹结伴学习
互帮互助“姐妹情长”
70岁的朱秀莲、63岁的朱秀卿和60岁的朱秀珍三位是亲姐妹花,昨天结伴来学微信。四妹朱秀珍先接触微信,两个月前,教会大姐、三姐简单的微信聊天功能,还建了名为“姐妹情长”的微信群,平时就在微信群上问候。
她们仨分别住在东浦、吕厝、厦大附近,见个面要乘一个小时的公交,所以见面的次数也不多。每次和别的姐妹出去玩的时候,看大家都会用微信,朱秀珍觉得很不方便,先让儿子教了一些。在她的感染下,两位姐姐一起来微信班学习。
课堂上,朱秀珍坐在中间,负责指导两位姐姐。朱秀莲听得最认真,碰到不会的就请教妹妹和晚报工作人员。三姐朱秀卿不仅跟着老师一步步操作,还满满当当记了一页纸笔记。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