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图形 徐侨唯 制 商报记者 叶惠娟 过年了,过年了!临近春节的最后一周,相信不少人已经开始筹划春节假期7天的安排。觥筹交错的酒宴,不绝于耳的鞭炮,这是年年春节少不了的。但是据近年来春节期间的门诊情况来看,吃得多,喝得多,睡得多,让春节期间病号更多。今年的春节七天长假你想怎么过?如何才能健康过春节?本期养生周刊邀请到多位专家做客,为你提前上一堂春节养生课。 第一天 少吃荤腥多吃素 年夜饭别过“剩”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不仅是春节狂欢的序幕,也是春节长假的重头戏。家家户户都恨不得倾尽所有储藏来丰富这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鸡鸭鱼肉摆满一大桌,吃得很享受,胃肠可就吃不消啦。而剩下的一大桌菜要么倒掉要么就要吃上几天的剩菜。而且各种剩菜放置时间长了,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对健康也不利。 “一般春节假期还没有结束,门诊就已经病号爆满,肠胃疾病、胆囊炎、痛风等大多数都是节假日暴饮暴食惹的祸。”第三军医大学消化内科主任汪荣泉教授告诉记者,传统年夜饭最常见的“四宗罪”是:荤多素少;盐分过多;零食高脂;饮料过甜。几天下来很容易诱发肠胃、心血管等疾病。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杨剑建议年夜饭荤素1∶2搭配比较恰当。荤菜应多选用脂肪含量少的肉类,素菜应多选用抗氧化能力强、叶绿素含量高、高维生素C、高纤维素的蔬菜。” 第二天陪着家人话家常 心情健康更重要 合家团圆,本来就是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主题。一年以来,繁忙的工作,纷乱的琐事,沉重的压力,是否感觉已经疲惫不堪甚至忽略了家人。在这一年里,你已经有多久没有好好陪陪自己的父母了呢? 第三军医大学睡眠医学中心心理医生高东介绍,大部分老年人对于过年的期待更多的是出于对团聚的渴望,儿孙围绕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而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忙于各自的工作生活,忽略了与老人的关心和交流。 他建议,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儿女不要自顾自的玩耍,应该与父母讲讲心事,回顾一下自己成长的经历,陪父母到处转转。 节日期间,更要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老年人,因为种种原因子女不在身边,难免觉得孤独,自己要努力给自己找“乐”,出去走走,在人群中感受过节的快乐;而一下子女们都回到身边的,也不要过于兴奋,保持心态的平和才能有利健康。年轻人也是一样,过节安排多,似乎比平时还要忙,不要过度紧张,放松自己。 第三天走亲访友忙聚会 酒逢知己别贪杯 大年初二,是串门拜年的日子。春节走亲访友,酒更是宴席上的主角,酒逢知己千杯少,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边聊边饮,更有拼酒劝酒诸多花样,似乎只图一醉才能尽兴。 西南医院急救部副主任任小宝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急救部接到的醉酒的人特别多,甚至还有酒精中毒的。“一些平时不胜酒力的人,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亲朋好友盛情难却,认为大过年的就应该敞开肚皮喝。” 任小宝指出,从健康角度来说,饮酒以红葡萄酒最佳,白酒对健康最不利,少喝或不喝为妙。至于饮酒以多大的量为适宜,可以这样换算:肝脏每天能代谢的酒精约为每千克体重1克,一个60千克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限制在60克以下,低于60千克体重者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即60度白酒50克、啤酒1公斤、威士忌250毫升。红葡萄酒也不宜多饮,以每天2~3杯为佳。“千万别让自己喝醉,喝醉对肝脏伤害极大。” 此外,还有佐菜的问题,最佳佐菜当推高蛋白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 任小宝建议,饮酒前喝杯牛奶,可以在胃肠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少酒精对胃肠道的刺激。还需提醒的是,以下几种情况不宜饮酒:空腹饮酒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不利于进食消化;睡前浴前都不宜饮酒;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者,不宜饮酒。 此外,酒后不要喝浓茶,可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鲜橙、香蕉、草莓、菠萝、杨桃等,都能解酒。 第四天燃放烟火需谨慎 外出游玩要防寒 按照习俗,春节期间都要燃放一些烟花爆竹以示喜庆,各种烟花更是儿童过年的乐趣。但是每年都不免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