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千年发展目标中“降低儿童死亡率”目标未完成

  新视界周刊A09版~A11版这一周,欧洲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是移民。尽管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几天之内,围绕着移民的争论与行动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切都因一张照片而起。三岁的叙利亚小难民熟睡般伏在土耳其的海滩,孩子看起来有些温馨的姿势,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的确,一张照片有时抵得过千言万语。而孩子们的遭遇,更容易击中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这样的照片,在历史的河流中还能找到一些:被定格下来的孩子们,或让人们痛心,或让人们感动,甚至推动了这个世界的变化……

一个小女孩赤裸着身子沿着越南一号公路惊慌奔逃,身旁还有几个惶恐万状的孩子,时为美联社资深战地摄影记者的黄功吾抓拍到的这个场景,长期铭刻在全球受众的脑海中。这张经典照片作为反战标志广泛见诸各大报章杂志中,甚至有人认为它使越战的结束提前了半年。尽管这些说法可能过于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张照片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在天平上为反战力量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不过,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不久前,照片主人公潘金淑回忆起当年那一幕。

“好烫,好烫!”

“我永远忘不了我们从生到死的那一天。”潘金淑上个月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

如果没有这张照片,又或者没有遇到正在此采访的记者,她可能因为严重的烧伤而殒命。但这定格的一刻从此改变了潘金淑的命运。

潘金淑当时9岁,生活在越南南方的展鹏村。当时的情况是,1972年6月8日,在距离西贡市40公里的全邦一号公路线,北越和南越军队已经在此对峙了3天。南越军队试图冲破障碍打通这条道路。南越陆军召唤空军支援,随即两架A-37战斗机出现在空中,其中一架飞机投下了凝固汽油弹。由于投弹偏差,炸弹在南越难民聚集的高台教寺庙边上炸开,令躲在寺庙里的潘金淑与村民们奔跑着逃离那里。

“那是(藏身的)第三天,午饭后我听到寺庙周围有东西燃烧的声音,然后就听到(南越)士兵对孩子们喊道:‘快跑!’”潘金淑回忆说,“他们让孩子先跑出去,然后是大人。”

她立刻跑到室外,“看到飞机离我很近,飞得很快,然后就看到炸弹落地,周围变成一片火海。”

“好烫,好烫!”多年后,潘金淑还记得当时自己不停地大喊。她脱掉烧着的衣服,一路奔跑。

17次手术

就在这时,美联社记者黄功吾摁下了快门。当时黄只有21岁,却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战地摄影师,被派到这个南越村庄采访。

“我穿过黑烟,看到了一个女孩,没穿衣服在跑。”黄功吾不久前接受CNN采访时回忆说。当潘金淑跑近时,黄才看到她的部分皮肤因灼伤开始脱落,烧伤从后背一直延伸到颈部和左臂。

“我当时第一个反应是:‘天啊!难以相信她被烧得如此严重。’”黄功吾回忆说,“我立即把相机放在路边,开始帮她。”

黄功吾先是用清水帮女孩清洗伤口,然后给她穿上衣服,用自己的货车把孩子们送到医院。“在货车上,她(潘金淑)不停地对我说‘我要死了’,我隔几分钟就看一眼她,对她说‘就快到了’。”

在医院,黄被告知这个孩子已经没得救了。他马上出示了自己的美国记者徽章,并要求医生尽力救活女孩,然后才匆匆赶回冲洗照片。

潘金淑在医院住了一年多,家人一度认为她活不下来。“我在医院住了14个月,进行了17次手术,身体65%的皮肤都烧伤了。”她回忆说。

刊发遇阻

黄功吾把这张照片发回国内,但美联社曾一度拒绝刊发,因为当时还没有哪家主流媒体会刊发裸体照片。但是经验丰富的图片编辑霍斯特法斯看了这张照片后,认为可以打破陈规,他争辩说此照片的历史重要性足以抵消因“正面裸体”带来的禁忌。

很快,这幅震撼人心、定格历史的黑白照片就被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一下子成了轰动一时的话题。这张照片见报7个月后,巴黎和平条约签署,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1973年,黄功吾荣获美国“普利策奖”。同年,在荷赛中又被评为“年度最佳照片”。

这张照片让黄功吾功成名就,却让潘金淑陷入痛苦之中。按照她的说法,她痛恨这张照片,因为这让她很难堪,想逃离媒体的聚光灯,一度想到死。

“如果当初被烧死而不是活下来,就不用忍受这些身体和精神的伤痛。”她回忆说。

潘金淑开始在宗教中寻求答案,她在19岁时成为一名基督徒。

“从那时候起,我想过上正常的生活,想有自己的孩子,”她回忆说,“我开始学会原谅。”

开始新生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