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纠正学员动作。

休息时学员相互交流心得。

跟着老师一起跳。

老师对舞蹈动作作要领强调。
今报记者陈小燕 /文 卿要林 /图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和当年的《忐忑》一样,今年,一曲《小苹果》唱遍大江南北,成为又一“神曲”。如此接地气又节奏感十足的“神曲”,怎能错过?上周六,《老年课堂》邀请的舞蹈老师李立忠便带着这支曲子,和今报的老读者们一起跳起了《小苹果》,在大家熟悉的歌词中一起律动。
下课了,还不舍得走
25日,报名参加舞蹈课的读者朋友一早来到了今报七楼会议室。当李立忠走进会议室,热情的读者向他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27岁的李立忠其实并非舞蹈科班出身。大学时读的是英语专业,却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练舞和编舞上,并从大二开始,帮助单位团体编排舞蹈。这几年,李立忠编排的舞蹈得了一些奖,在柳州群众文艺圈中渐渐小有名气。后有社区文艺队找他帮指导,他便热心客串,当起编外“舞教头”。
这一次,当记者向他发出邀请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来上课前,他精心做了准备,将《小苹果》改成了广场健身舞,改动的地方,他一一记在纸上,特别认真。
“看到她们,我会想起我的爸爸妈妈,我也希望阿姨们可以把我当成儿子、好朋友。”他对记者说。教这些和爸爸妈妈一样亲切的阿姨们跳舞,怎能不认真呢?站在队伍前面的李立忠开始了身心投入的教学。
芭蕾手位、压腿、扭胯、动动手腕脚腕……他认真地指导阿姨们做热身运动。“看,这个手势像什么?是不是很像洗完手要甩干水?”“大部分的人都是右撇子,所以左手动起来会有一点点顿,很正常”……开始教跳后,他尽可能用形象的语言解释舞蹈动作;碰到难的地方,他变着法子给阿姨们鼓劲;看见有阿姨跳得好,他也不吝啬地给予赞美。
很快,原计划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就在教跳中结束了。下课后,部分赶着回家煮饭做菜的阿姨们先行离开,但还有10多位阿姨没舍得走,要老师带着温习动作,还把动作串起来跳了几遍。
第二课,时间有变动
在跳舞的阿姨中,既有第一次参加《老年课堂》的读者,也有《老年课堂》的忠实粉丝。
60岁的温阿姨属于前者。温阿姨退休后的生活很精彩。在柳州市老年大学读了两三年,包括拉丁舞、体型班、国画、电脑等,把日子安排得非常充实。她说:“以前忙着上班没时间,现在是该好好享受生活了。”她还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有外在美,还应当让内心得到愉悦和享受。所以,尽管60岁了,她依然化妆,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并常对自己说多学点、提高点、多些积累。她还建议和她同龄或者比她年长的老人,除了在家煮饭带孙子,应当尽可能抽时间出来唱唱跳跳或做些喜欢的事情,让身心健康,不增加子女的负担。
63岁的莫阿姨则是《老年课堂》的忠实粉丝。《老年课堂》开设的每一次课,记者都能见到她的身影。莫阿姨住在莲花客运站附近,每天早晨,她都会坐公交车到马鞍山爬山。“还不用带孙子,也不做工了,时间很多。我什么也不懂,所以什么都想学。”她说。因此,自从第一次参加《老年课堂》之后,每周一,她都会特别留意今报上有没有新的课程安排。一旦看见有,立马报名参加。
舞蹈课上,尽管她不是跳得最好的那个,但一定是最认真的一个。
所有参加了《小苹果》第一课的读者朋友注意了,原计划在本周五(10月31日)上午9时—11时上第二课,现因部分读者和李立忠老师在时间安排上有冲突,特调整到本周五(10月31日)下午3时—5时,望各位相互告知。还想报名学习舞蹈的读者,敬请关注每周一的《老读者》,如有舞蹈课程,欢迎报名。
作者:陈小燕 卿要林 图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