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3月25日电 (吴真真 齐梅 王丽丽)近日,山东东营河口区新户乡三义村的张广兰大娘,来到乡计生服务站,主动退回了儿媳妇的二胎指标,成为该乡第45位“不等孙子”的奶奶。这是该乡强化计生宣传,扭转老年人传统生育观念带来的可喜变化。
随着新型婚育观念的深入宣传,多数年青人主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个样”,而他们的父母却依旧是老思想,期盼儿女“早生贵子”、“儿女双全”,有的甚至为了“传宗接代”不惜超生。婆婆们旧的生育观念与儿媳们新的婚育思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是摆在计生工作面前的一块绊脚石,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为此,今年该乡拓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推出了“婆婆课堂”,为婆婆们补上计划生育课,引导她们树立新型的婚育观念,共同构建和谐美满幸福家庭。通过组织学习、举办讲座、开展座谈等多种形式,选取“少生致富”和“超生致贫”的正反典型,让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使婆婆们对国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多数人改变了传统的生育观念,全乡呈现了婆婆促媳妇少生优生,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喜人局面。老鸦村郭庆花的儿媳头一胎是个女孩,她曾多次督促儿媳再要一个,参加了几次“婆婆课堂”后,她深有感触地说:“少生、优生、快致富,句句在理,我们的老脑筋也该换一换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