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30名微信“老玩童”建起一个“千岁群”

上课啦!

30名微信“老玩童”建起一个“千岁群”

30名微信“老玩童”建起一个“千岁群”

30名微信“老玩童”建起一个“千岁群”

30名微信“老玩童”建起一个“千岁群”

30名微信“老玩童”建起一个“千岁群”

30名微信“老玩童”建起一个“千岁群”

  上课啦!

  这是一堂特别的课:看,学生好像不太遵守纪律,这边交头接耳,那边离开座位找“救兵”;讲台上的老师则忙得满头大汗,6名“助教”不停地跑来跑去……

  课程11点结束,还有好学的学生提出要求:“下堂课一定要让我来听,不然好不容易学到的又忘光啦!”老师感叹:这些学生太好学啦,还抢着要留级!

  这么有趣的课,估计在全省也是绝无仅有。30名学生,年龄加起来超过200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学长”沈维东83岁,最小的“学妹”陆宜萍也58岁啦。他们是晚报老年周报老人微信培训班的首批学员,上完课,他们就成了同一个群里的好友。

  说起课上课下,这些专门来学玩微信的“老玩童”们,可有不少故事呢。

  文/记者 吴笛 林珊 实习生 蔡姗姗 苏冬梅 图/刘东华实习生 陈嘉新

  现场

  意外

  借记者手机学发朋友圈,引来“喜庆”猜测

  上周末的微信班试听课,是在厦门老年大学上的。学员们学的第一招就是先加入“晚报老友会微信1班”群。不一会,群里就热闹起来了,有的发视频、照片,有的发语音。

  “课堂作业”虽然“成绩”一般,照片不太清晰,视频晃得厉害,语音只有一秒,但学员们还是很兴奋,毕竟这是第一次。

  不过,宁先生的“课堂作业”却引发了一场很有“喜感”的误会。因为他带的手机不是安卓系统的,于是借了晚报一名女记者的手机练习。老师教大家怎样在朋友圈发布消息,宁先生就试着在记者的朋友圈发了三个字:你我他。当记者拿回手机时,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已经被刷爆了。朋友们各种留言,几乎都是追问她是不是有喜了,更离谱的甚至猜测有第三者插足。

  为避免“绯闻”发酵,女记者赶紧删了宁先生的“处女作”,并一一向朋友们解释。

  兴奋

  刚学会发微信,就收到加拿大孙子孙女的照片

  68岁的肖菁退休后从青岛到厦门和儿子一起生活,几年前儿子一家移居加拿大,她自己独来独往,很无聊。听说本报开办微信老年培训班,立即报了名,还买了智能手机。

  肖菁上课很认真,老师教扫二维码关注,她对着厦门晚报《老年周报》和《健康周报》的二维码一直扫,不料总是失败。她请工作人员手把手教,终于成功添加。“以后可以看到晚报发的信息啦!”她高兴地说。添加好友的时候,看到别人的头像很漂亮,有个人照片,也有风景或卡通图,肖菁很好奇:“为什么别人的头像那么漂亮,我的是空的呢?”记者告诉她,头像可以自己设置,她马上让记者帮忙拍了张照片,设置成了自己的头像。

  学会发微信,肖菁试着给加拿大的外甥女发了条信息,外甥女立刻有了回应,发来了肖菁孙子和孙女的照片。她高兴地拿给记者看:“你看,这是我的孙女和孙子。”她说,以后不用再花国际长途话费了,而且还能视频呢。

  惊喜

  儿子“直播”老妈上课,还远程指导打开图片

  73岁的关菲只会最简单的微信聊天,她的儿子和女儿还建了一个家庭微信群,有啥新鲜好玩的就发到群里让老妈乐一乐。这次报名来培训,她想学习更多。课堂上,正在认真听课的关菲突然发现群里有儿子刚发的一张照片,赶紧叫记者:“你看,我儿子怎么这么快就看到我上课的照片了。”

  原来,她的儿子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了晚报老年微信培训班活动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中有她。他把照片发到家庭群里,还招呼关菲:“妈妈,我看到你了,你点开图片,再拉伸放大就可以看到你自己啦。”在儿子的远程指导下,关菲兴奋地点开了自己上课的照片,现场老师还教她给儿子和女儿发语音信息。

  回访

  思考

  独居老人在家养老,或许能建个网络养老圈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