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实习记者 周一) “你帮我找找,我自己的‘二维码’在哪里啊?”年近七旬的王大伯拿着手机,向隔壁的李阿姨“求教”。这一幕,发生在下城区天水街道胭脂新村的“微文化”课堂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时代的到来,手机越来越普及,老年人不再满足于打电话、收发短信等“初级”要求了。微信、微博也进入老年人的视野,成为他们和“外面的世界”的连接方式。 近日,天水街道胭脂新村社区和下城区风信子社区发展中心合作,给社区的老年居民开展了一堂微文化课程,第一课的内容是“微信的使用”。 “我都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感兴趣。”唐老师来自风信子社区发展中心,这次负责给老人们详细讲解了如何连接无线网络,以及下载微信客户端等一系列初级知识。讲完课,唐老师就走下讲台,亲自指导大家使用。有人刚用上智能手机,连触摸屏都不习惯。也有人已经开始指导身边的老伙伴,还打开了“扫一扫”,对唐老师说:“老师,亮一下你的二维码,我加您好友吧。” 胭脂新村杨书记介绍,4月到6月,社区每周都将开展微文化课堂,循序渐进,为老年人介绍更多的知识和学习使用微信、微博等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和“外面的世界”接轨。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