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纳曾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为此,他提出个性化教育设想,这是一种十分重视个别差异的教育方式,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发展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好的教育。“教为学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时在教师内心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教师应当随时提醒自己:在课堂上是否给了每个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如何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就是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各种教学策略,使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最大限度地了解、发现和发挥。
实践美术生活化教学,能发展学生的视觉敏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以眼睛的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学生眼中的观察和成人的观察是不同的,他们的观察往往带有自己的感受,比较主观。教师不能把自己观察到的强加在孩子身上。应该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感受他们的体验,读懂孩子的创造,与他们产生共鸣。
注重实践生活—在生活中体验美的存在。实践是认知的基础,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可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接触社会,初步探索有关“美术”的知识,进而深化为获得搜集、整理、归纳、分析信息的方法。
积极开发生活中各种创意性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中视觉美及心灵美的关注力与辨别能力。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内驱力,它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比如有学生为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挑了很多刺,我就引导他如何欣赏,如何评判他人的作品,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生活化的美术教学,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对作品的评述能力,不再会停留在作品的表象,而是对作品的整体评述和自己的感受,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术存在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学生看事物的眼光变得艺术化,会变得更美好,由此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个性。所谓“兵无定势,水无常形”,有常量必有变量,教育艺术也讲究个性,在教学个性的无限空间里,在课堂生成出彩的同时,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永恒。
山东省高密文慧学校 王儒芳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