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中央财大开微信课堂 邀学院人气教师授课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在课堂之外,打造了一个通过微信课堂、科研助理、坐诊式答疑、讲座辅导、专业提升工作坊等学术形式,帮助全校本科生提升经济学专业素质、栽培经济学英才的造梦基地。

“太强大了,咱学院的 大牛 老师们在微信里开了课,不管人在哪里,都可以用微信听老师讲课,还可以直接和老师交流。”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大四学生夏嘉晨按捺不住兴奋。这是经济学院“经济学家梦工场”出的新招——微信课堂,邀请学院人气教师,面向两个校区、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学生在线开课。

什么是“经济学家梦工场”?该校经济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李涛说:“就是在课堂之外,打造一个通过微信课堂、科研助理、坐诊式答疑、讲座辅导、专业提升工作坊等学术形式,帮助全校本科生提升经济学专业素质、栽培经济学英才的造梦基地。”

 名师课堂开进微信

“小伙伴们,大家好!”2014年10月20日19点,微信课堂第一场,副教授张琥如约而至,一句“卖萌”的开场白,让微信群顿时沸腾起来。但很快,课堂正式开始后200多名学生“禁言”,课堂鸦雀无声。

当晚,张琥以《2014诺奖得主梯若尔与博弈论》为题,一边用手机发送语音、一边用电脑的网页版微信补充图文,介绍了经济学家梯若尔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思想。而此时,学生们无论在自习、在宿舍,还是在路上,只要能用微信,都可以在线听课。2小时的课堂穿插着几个互动环节,学生可以向老师提问交流,虚拟的课堂热闹而有序。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琥感觉课堂效果不错。谈到创办微信课堂的初衷,经济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雷洪峰说,有时办讲座,教师费心准备,上座率却不理想。学校有两个校区,往返一趟需要两三个小时,奔波更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直到有一天,教师们发现几乎人人都在用微信。“80岁的博导都不例外,我们就想,能不能把课堂搬到微信里?”雷洪峰说。

于是,2014年秋季学期一开始,学院邀请首批教师微信开课,并在全校公布讲座安排。微信课堂可容纳500人,第一场就有200多个热情的“粉丝”加入。

几场讲座下来大家发现,除了空间上解放了师生,微信课堂让学生的时间安排也更加自由。如果当时有别的课程,学生可以等有空的时候再听,不懂的地方还能反复听。

2014年11月4日16点,第3场主讲人、副教授史宇鹏结束了讲课环节,坐在电脑前等待学生提问。“以前感觉和老师还是有距离,现在能这么直接地交流,我真羡慕低年级的同学,一来就有这样的待遇。”大四学生韩方欣说。

  科研助理不是硕博专利

科研助理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不是研究生师门内部的活动,而是教师们登台宣讲、长期公开面向全校本科生招募。教师会选拔数名助理,陆续开展信息检索、资料收集整理、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等工作。

李涛说:“从老师来讲,科研需要团队支撑;从学生来讲,很多人科研兴趣浓,希望脱颖而出。让本科生做科研助理,就是要带他们做规范的经济学研究。”

“这是互相挑选科研合作伙伴的过程。”副教授严成樑说,学生可以与老师合作写报告,或者独立承担篇章。

2010级经济学本科生和昂达担任科研助理不到2年,就在国内顶尖的经济管理类期刊《管理世界》上刊发了与教师合作的研究成果,这在同学眼里“比登天还难”。史宇鹏说:“做科研不是人人都能出成果,但没出成果的学生通过当助理,学会做科研,也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统计学院学生王爽是“梦工场”的受益者。虽然不是经济学院的学生,但王爽和经济学院副教授刘轶芳已是合作4年多的科研伙伴。她从本科开始就有了多项科研成果,最近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为了帮助全校本科生打下厚重的经济学基础,“梦工场”通过开放式课程辅导、一对一面授答疑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每月不低于6课时的专业辅导与知识拓展,每学期不低于2场的经济学前沿理论与热点问题讲座,每学期末1次课程核心知识框架串讲与梳理,每月不低于8课时一对一答疑等。这些安排在学期初就会通过各种平台向全校学生公布,只要学生愿意去,就会有老师“恭候”。

对此,史宇鹏深有同感:“人多的时候办公室都站不下。”记者问:“这都是额外的工作量,不觉得辛苦吗?”史宇鹏笑着反问:“老师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育人是教师的“内生动力”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