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的中学生可行吗?参加试验的老师和学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有什么体会? 
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 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二台将从当地时间周二(4日)晚播出一部3集的纪录片,片名为“中国学校,我们的孩子受得了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 纪录片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厉,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 但是,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的中学生可行吗?参加试验的老师和学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有什么体会? 首先,作为试验的一部分,中国老师接管了一个由50名学生组成的9年级的班。 这些学生在四个星期的时间里,要穿统一的校服,每天早上7点到校,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中间有两次吃饭休息时间。每周还要举行一次升中国国旗的仪式。 而课堂上主要以记笔记为主。同时,还要参加集体练习。学生们还要负责打扫教室等。 校长评价 
校长斯特哲说,英国学生习惯于可以向老师提问,并且老师要尊重他们的观点。 首先来听听波亨特中学(Bohunt Comprehensive School)校长斯特哲(Neil Strowger)的看法。 斯特哲去年曾前往上海观摩中国式教学。中国学生的学习精神、课堂纪律以及班级规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斯特哲说,在这5名中国老师接管波亨特中学的一个班之前,他曾和这5名老师共进晚餐,他说中国老师有决心搞好这次试验。 然而,实验刚开始的第二天,他就接到报告说,他的学生表现不佳。在课堂不认真听课,闲聊天,不听老师的话。 显然,中国式的教学方法和英国青少年的文化和价值观发生了冲突。 斯特哲说,英国学生习惯于向老师提问,而且期待他们的观点得到尊重。 
学生在跟着老师做眼保健操 随着试验的展开,在学校辅导人员的帮助下,以及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微调,学生们的行为有所改善。 也许是老师与学生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师生关系有所改善,一些学生开始喜欢上了中国式的教学风格。 学生们喜欢抄黑板上的笔记,他们说这有助于他们的记忆。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表示喜欢中国课堂上的讲课方法。 而斯特哲本人认为,课时长对学生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英国老师也许不用太担心偶尔在课堂上自顾自的讲课。 但是,斯特哲认为中国学生成绩好的真正原因还在于中国家长、中国文化与价值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中国老师高超的教学方法。 学生感受 15岁的兰斯基说自己是一名正常的少女,她喜欢睡觉和自由。但是为了这个试验,只好牺牲自己四个星期的睡眠。 兰斯基说,中国老师对我们期望过高,总是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我们还要一天12个小时穿难看死了的校服。 兰斯基还说,整个试验跟她想象的不一样。她说自己原以为跟平时的学校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多了点作业或是课堂上寂静无声而已。 她说,“我感觉学生根本没有发言权,一切由老师说了算。” 学生就像是机器人一样,自己很难适应。兰斯基说,她喜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议并参与小组互动,提高技能等。 兰斯基说,她唯一学到的是如何快速的抄笔记,并听老师向我们“布道”。 还有,最难的是作为学生的预期,因为老师总是期待你是最好的学生。 如果你不能成为班里的尖子学生那就根本没有意义去试了,一切都是分数说了算。 而且课堂环境封闭、压力大。班里有50名同学,这本身就很难让人集中精力,更别说让你觉得要时时刻刻与他们竞争了。 尤其是理科,更具有挑战性。 有时,我们听腻了老师的讲课,但突然老师让我们回答我根本不懂的问题,一下子让我觉得非常不自然,我感到措手不及。 
中国老师教学生扇子舞 这让我压力很大,所有的同学都看着我,还有拍摄镜头。我觉得一下子就懵了,觉得自己很蠢。 我们的中国老师认为我们就应该像刀枪不入的海绵一样,不知疲倦地吸收所有的知识。 当然,也有一些好的地方,比如我很喜欢学跳扇子舞和中国厨艺。比起又难又枯燥的勾股定理(也称毕达哥拉斯定理)和英语语法好多了。 兰斯基说,自己永远也不会忘记中国式教学的体验,因为那是她生命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