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NewsID=1145464,id:0
□襄阳市二十一中学校长文继明副校长饶才军 10月13日,我校开展了“明家训、学做人”演讲、诵读大赛,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通过配乐演唱或仿古表演等形式诵读《弟子规》,以此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这种旨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比赛,只是我校“家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提出建设以“家”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并在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方面把学校打造成为全体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温馨之“家”,让教师在和谐愉悦的“家”里尽职工作,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家”里快乐学习,不仅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还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寻找“家”的足迹 为打造一个以生为本的和谐家园,我校确立了“和谐、健康、发展”的“家文化”主题,提出了以“一个宗旨、二层内涵、三个要义”来打造“家”文化。一个宗旨:实现樊城教育局提出的“教师工作幸福、学生成长快乐、学校特色鲜明”的美好愿景;二层内涵:其一,“家”是依靠,是和谐育人的场所,其二,“家”是担当,是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三个要义:和谐、健康、发展。 如今步入二十一中,浓浓的“家”氛围扑面而来:大门左侧的“家”文化浮雕墙上雕刻着智慧门与和谐门,其别具匠心的设计就像是张开了双臂欢迎客人的到来;正门中间书写的大红“家”字,象征着红火的日子和红火的二十一中。走近“教师发展之家”和“学生成长之家”,心愿墙、给力墙、感恩墙,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朗朗的读书声不时传出,谱写着奋斗与成长的幸福。 追逐“家”的步伐 实现教师工作幸福,打造团结、和谐、幸福的教师队伍是我校“家”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丰富活动保健康身体。每年春季组织教职员工体检,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开展每日锻炼一小时、每周一次户外远足、每月一次快乐健身赛等创意活动;举办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引导教师学会消除职业倦怠;定期举行教师厨艺pk大赛,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提高了厨艺。“传家宝”工程促专业成长。一是观课抓课堂:开展“高效课堂”大比武,所有教师全员参与讲课、听课与评课;二是展课促技能:开展“课堂晒亮点”活动,邀请区教研室领导亲临指导、参与评课、精彩点评;三是帮带齐发展:开展师徒结对工作,通过帮教、传教、带教,师徒一起探讨教学问题,及时处理,共同进步;四是研训出成绩:成立工作专班进行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都承担相关课题,目前我校已有多项省市级课题立项,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构筑“家”的梦想 打造“乐学、合作、创新”的家风是我校“家”文化建设的又一目标。 制定“家规”,让行为更规范。如七年级通过从小学升初中的“变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八年级经过“固化”自己的言行举止,达到各方面优秀的标准;九年级则在不断的“内化”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在“家规”的规范下,学生“爱校如家”的意识得以增强。同时,专门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通过自主管理,学生充分融入学校生活中,真正成为“家”的小主人。 完善“家约”,让课堂更精彩。为更好地延续“家”文化,我校七、八、九年级分别以“家”命名:和谐之家、创新之家、责任之家,并将“家文化”延伸到班级和小组,把“家约”制作成特色班牌。同时,在教室设计展示歌、卫生角、评价园地、自主管理职务表等栏目,自发编写了评价歌和卫生歌,墙壁上方及横梁上张贴了高效课堂标语。 编写“家书”,让内涵更丰富。将《弟子规》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全校师生人手一本,每天安排固定时间组织学生分层次学习:七年级以学习诵读为主,八、九年级在教师引导下解读、领悟,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目前,我校正以此为蓝本编写“家书”,通过“家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今,“家文化”美名远扬,社会地位不断攀升,众多教育工作者前来参观学习,我校也相继获得了“国家西部顾问学校”“省级示范家长学校”“省级档案a级单位”“市级最佳文明单位”“樊城区教育综合目标考核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特色教育校长谈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