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龙华造就教育"龙华速度" 三年新增公办学位2.7万个 |
|
|
|
|
|
教育乃国之大计,龙华新区成立三年来,提升教育发展,是历年来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昨天是教师节,作为深圳市最年轻的功能新区,龙华新区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三年来,龙华新区坚持新校建设、老校改扩建并举,实施“零时限”审批、“切块管理”改革,学校规划建设提速提效。自新区成立到今年9月份,共完成6所新校建设、8所老校改扩建,新增公办学位27000个,增长65%。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在教育质量上,龙华新区也实现了大跨越。 新区学位增长创造“龙华速度” 三年来,提高教育软实力,一直都是龙华新区民生工作的重点。 随着龙华新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与日俱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日益紧张。三年来,龙华新区通过新校建设、老校改造、挖潜扩容“三管齐下”,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创出了新区学校建设的“深圳速度”。 新区成立三年来,每到新学年开学,家长孩子们都能看到有新教室、新学校投入使用。每年新区的百件民生实事清单里,增加公办学位都是重要的一环。“上学难”,在深圳很多地方都有体现,但新区表现尤甚。为了弥补教育这块民生短板,保证优质公办学位的供应驶入“快车道”,新区新建学校、改扩建老校、挖潜扩容三管齐下,截至2014年9月,新区新增公办学位16500个。其中新建成书香小学、福苑学校、同胜学校、玉龙学校、民顺小学5所学校;改扩建民治二小、民治中学2所学校;对民治小学、龙华中心小学等老校进行挖潜扩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秋季新区新增11500个学位,占全市比例的三分之一。福苑、同胜、玉龙、民顺4所新校全部在一年建设并投入使用,其中福苑学校当年立项,当年开工,次年建成,新区可谓创造了学校建设的“龙华速度”。 今年下半年,龙华新区将开工建设4所新校、改扩建2所老校,明年将新增学位1.2万个,实现“2014-2016年三年新增3万个公办学位”的目标。学前教育方面,新增普惠性幼儿园66所,新开办幼儿园66所、新增幼儿学位21690个,幼儿园数、幼儿学位数分别增长68%、80%,增幅全市第一。 “低进高出”龙华教育质量提升 2012年,新区的25所办公学校中,仅有2所通过深圳市的办学水平评估,通过率只有8%。2014年通过深圳市办学水平评估的学校达到8所,通过率上升为27%,在数据背后,体现的则是龙华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龙华新区中高考成绩稳步上升,2014年中考平均分达到513.8分,平均分比2013年增长3.3分,超过全市平均分13.8分,名列全市前列。600分、500分人数大幅度增长,比率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所有公办学校平均分均超500分;民办学校中考成绩连续7年实现增长,平均分超过500分的民办学校达7所,较2013年增加2所。观澜中学、龙华中学高考上线“三率”均创历史之最,其中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增长28%,本科上线率增长11%;纯文化考生52人上重点本科线,比去年增加38人,“低进高出”成为新区高中人才培育模式。重点率、本科率均按两位数比例增长。 在中高考数据提升的同时,龙华教育的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 据悉,自2012年新区共举办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吸引新区近4万名师生参与,包括学校科技节、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等内容,设科技论文、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小发明、科幻绘画等项目。三年来共征集学生作品3500余份,从中评选出的近500件作品参加深圳市比赛,市赛获奖数年增长率达50%。 此外,近年来,龙华新区体育、艺术等特色学校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各类特色学校数量增加,其中龙华中心小学正式获评深圳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潜龙学校、民治二小、展华实验学校等8所学校成为市“卓越绩效模式”实验学校。 全国范围内招聘教师人才 学校建设快马加鞭,与此同时,新校的“软件”——— 优秀师资也很快到位。 龙华新区是人才的高地,要把优秀人才吸引到龙华,让学生不仅能有学上,还要上好学。为了选拔人才,龙华新区从2013年开始就在全国应届毕业生、老校教师中公正、公开选调优秀教师,一批优秀教师迅速聚集到龙华新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龙华新区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新校校长。 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指导开展校园长、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培训。三年来一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