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坝陵北街“睦邻点” 居民交流乐融融

  一有空闲,坝陵北街社区居民就会聚集在“睦邻点”聊天,老人们谈天说地,主妇们交流生活心得,年轻人则可以相约游玩,而谁家有些啥事儿,大家都会及时伸手帮忙。从2008年成立至今,社区已建成时事点、养身保健点、烹饪点等15个“睦邻点”,日常活动人数超过400人,并由此衍生出很多积极向上的社区活动,该社区的“睦邻点”项目也被杏花岭区列为特色社区教育品牌项目。昨天,记者慕名前往探访。居民提议坝陵北街“睦邻点”其实是在一对老年夫妇建议下设立的。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有一对空巢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平时只有老两口独自生活,非常单调。一天,老两口来到社区办公室,希望社区能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提升辖区老年居民的幸福指数。老人的一番话对社区干部触动很大。坝陵北街社区位于杏花岭区坝陵桥街道西北端,是一个典型的老年化社区。随后,社区对辖区60岁以上的所有老人进行了摸底调查,内容包括身体状况、学习情况、生活与学习需求等,并建立了社区老年人管理档案。调查发现,几乎所有老年居民都非常向往过去的“大宅院”生活,希望平时能参与到一定的群体活动和交流中,从中分享快乐,找到自我。为此,社区决定借鉴外地经验,在一些热心居民家中设立“睦邻点”,让空暇的居民不寂寞,让志趣相投的邻居有个玩伴。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睦邻点”逐渐在坝陵北街社区壮大起来。不断壮大起初,“睦邻点”大多都设在居民家中,名字也很有特色,比如“快乐老爸老妈聊天室”、“老宝贝开心屋”等。居民王大娘告诉记者,大家几乎天天都要聚在一起聊天,既聊国家大事,也聊生活琐事,并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此外,大家还会定期组织一些主题活动,比如捐助独居特困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邻里聚餐会等。随着“睦邻点”的逐渐壮大,居民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社区设立了一个远程教育教学点,配置影碟机、电视机、电脑等器材,还通过多方筹措建立了3个面积为900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室,6个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所,并配置了相应的健身体育器材,随时开放,为“睦邻点”服务。随后,社区通过上门摸底、发放调查表等形式,摸清了驻地单位的闲置资源,将这些闲置资源科学整合,最大限度地运用到“睦邻点”中,扩大“睦邻点”的活动场所,丰富“睦邻点”的资源,打造“睦邻点”活动的基础阵地。社区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将学习、互助定为“睦邻点”的主要职责,每一个“睦邻点”活动小组都有专人负责,并要求社区党员、楼院长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参加,指导和规范日常活动。形成品牌经过6年多的努力,坝陵北街社区目前已建成15个“睦邻点”,包括时事点、养身保健点、互助点、维修点、烹饪点、文化点、娱乐点等,日常活动人数超过400人。在“睦邻点”的带动下,社区还陆续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健身队、书画社、棋类社等文体队伍,并定期举办书法绘画、编织、剪纸、修理、厨艺课堂、花卉栽培、晋剧票友会等活动。通过“睦邻点”,很多老人在社区发挥着余热。住在电力小区的张大爷今年88岁,他一直在社区开办免费书法培训班,学员近200人,80多幅作品参加了各种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退休党员梁大娘喜欢读书看报,在“睦邻点”日常活动中,她经常为居民播报“时事新闻”,还主动举办专题讲座,例如“老干部在社区如何发挥余热”、“妇女如何提高地位”等。坝陵北街社区干部介绍,“睦邻点”活动让社区老人得到了精神慰藉,吸引力越来越强,除了老人外,很多年轻人也主动加入了进来,让更多居民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感受到了温馨和谐的邻里氛围。杏花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坝陵北街社区以“睦邻点”模式为载体,为社区居民搭建了交流、服务、学习提高的平台,较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此外,该活动还促进居民走出家门沟通交流,营造了良好的邻里关系,确实有较大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本报记者袁剑锋通讯员杨懿

  (原标题:坝陵北街“睦邻点” 居民交流乐融融)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