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济钢鲍山学校坚持校本课程开发 为学生搭建精彩平台 |
|
|
|
|
|
齐鲁网教育频道12月8日讯(记者 朱夏雅南) “老师,快来尝尝我们一起做的披萨。”“老师,为什么我做的泥塑碗口总是不够圆?”“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马,这是他做的,谁做的更好?”……每周三或周五的下午,都是济钢鲍山学校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候,因为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有电吉他、架子鼓、形体,有陶艺、厨艺、茶艺,有足球、篮球、羽毛球,还有3D设计、机器人、航模等等。据悉,济钢鲍山学校从2009年开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研究,不断探索完善,至今学校已经开发50余门校本课程,在今年的山东省特色课程评比中该校荣获一等奖。

学生正在学习电吉他。记者 朱夏雅南 摄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
12月5日下午,在技术教室正在用电脑设计楼梯的张泽群同学告诉记者,平时他喜欢玩游戏,他选择3D设计校本课程,就想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游戏人物或道具。“之前我做了杯子、手表、枪等,把做好的作品拿回家给爸妈看时,他们都很惊讶,没想到我能做的这么像。”张泽群说。
据济钢鲍山学校校长尹学秀介绍,基于学校“构建学生喜欢、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特色品牌学校”的愿景和“全面发展、个性彰显的高素质公民”的培养目标,学校从2009年开始开发校本课程,学校不仅成立了专门的课程开发小组,多次召开教师、家长专题讨论会,而且对全校近2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发展方向等情况进行明确的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玩、动手、生活技能、电脑技术、运动、艺术等,学生兴趣各异,需求广泛,只有开设丰富、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兴趣爱好。”尹学秀校长说。

厨艺课上同学们开心的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记者 朱夏雅南 摄
充分发掘教师潜能 借助家长力量破解难题
厨艺课是学生最受欢迎的校本课程之一。在厨艺教室不时传出学生们的笑声和阵阵的饭香味。“选课那天,为了选上厨艺课,我跟爸妈一直不睡觉,一到选课的时间,我们就赶快上网选课。”六年级6班的马海萱同学一边品尝着自己动手做的披萨,一边对记者说:“因为平时我特别喜欢吃,所以想尝试自己去做好吃的东西,我现在发现做饭没有那么难。”
厨艺教师张玉梅其实是一名语文老师,她负责教学生们中餐。李敏老师是专门教英语的老师,她负责教同学们西餐。张玉梅老师说:“李敏老师在厨艺课堂上经常是双语教学。开设厨艺课希望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饮食的环境和理念,通过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团队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生活技能。”
尹学秀校长称,学校充分发掘教师潜能,只要教师有培训意愿,学校都尽全力支持。同时,学校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课程开发,丰富校本课程资源。全校共有100多教师申报校本课程,50多名家长义工,经过改造学校两个校区,建设专业功能教室50多个,为课程开设提供了可能。

学生展示版画作品。记者 朱夏雅南 摄
五年校本课程探索开发 为学生搭建精彩平台
“健康第一,阳光第二,学习第三。我们想培育有生活技能、有生活情趣的孩子,让每一名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有各自的精彩,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课堂。”济钢鲍山学校的尹学秀尹校长坚定的说,在今年的山东省特色课程评比中学校荣获一等奖,这个成绩给了她信心,更坚定了学校持续研究校本课程的梦想。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不断探索完善。“起初我们进行校本课程尝试是分年级开展,一个年级选择一个主题,一年级学生全部学习折纸,二年级学生全部学习泥塑。开设了一年的时间我们发现学生被固定在了老师选择的框架内。”尹学秀尹校长说,没有选择就没有个性,于是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改进,开始全校学生不分年级不分梯度的选课,结果管理出了问题,低年级的学生找不到教室,老师教的容易高年学生不愿听,老师教的难低年级学生不会做。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