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英国侨报》报道,在英国,中餐已成为英国人最受欢迎的菜系之一。全英大大小小的中餐馆、外卖店超过万家。在英国超受欢迎的《谁来和我一起晚餐》(Come dine with me)里也曾有英国男生大秀厨艺,为大家制作四川菜肴。近年来,在英国中餐培训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少老外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品尝美食,更是对如何制作中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私人管家特别学做中餐 洋学员研发创新菜
在网上搜索,可以找到很多提供在英国学习中餐制作课程的机构、培训学校。而他们面向的客户群也大多是英国本地的学生。China Feast就是其中的一家。
每周六早上10点,你会在当地的中国超市看到一名女士带着7-8个老外一起选购中国食材。“先教他们认识中国的食材,酱料和香料”,比如中国的葱姜蒜、酱油、醋、香油、料酒等等。之后在11:30的时候回到厨房,慢慢给外国学生讲解中国菜的色香味到底是什么,怎么做到的。”创办人Hannah Hayes向记者介绍一堂典型的“中国烹饪课”是怎么上的。在课上每天至少要教六道菜,课前会和同学沟通有没有特殊的要求,一般会有各种肉类,宫保鸡丁、烧卖、黑椒牛柳、红烧牛肉面等,豆腐、海鲜、青菜都要涉及,但每天的菜单都不一样。“基本上,老外学完了回去开个中国派对(Chinese dinner party)是没问题的!” 除此之外,Hannah还会在课上教一些中国厨师的秘诀,比如说,怎么做可以让肉比较嫩,红肉和白肉该怎么切,怎么炒出的碧绿的青菜等。这些都是很实用,但是外国学员不太懂的中餐制作小知识。
据了解,该培训中心已经成立7-8年,经营情况良好,有很多外国人报名学习。“大部分还是英国人学习,大概只有1%的中国人学。中国人和外国人学中餐很不一样,中国人学习做菜是学做菜技巧,以后就业于中餐馆。而外国人觉得中餐很神秘也很健康,但他们不太清楚火候的观念,也不知道放菜顺序,只是觉得中国菜好吃。” Hannah表示外国人学中餐的原因各不相同,大部分是有工作需求的,比如说大富翁的私人管家,有的则是家庭需要,比如一些全职太太想要学做不同国家的料理,还有部分外国人学做中餐是想学成后自己开餐馆。
Hannah接触过一些很有趣的学员。其中一个是苹果公司的顾问,他特别喜欢吃中餐,并提出一对一教学的要求。但是第一次教学三个月后,他又再次联系China Feast, 表示自己想把同样六道菜再学一遍。这次学习,该学员拿着录像机来,把自己全程学习做菜的过程拍下来,自己回家慢慢学习欣赏。还有一位同学,在学完凤梨虾球后表示自己家人不爱吃虾,在Hannah的帮助下他自己研发了凤梨鸡丁,在以前很少吃中国菜的家人面前“露了一手”。从此,做中餐成为他的最得意的兴趣。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学员是一位亿万富翁的管家,富翁专门出资让管家学习中国菜的烹饪,并且要求认真学习,可以对家里的厨师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
中餐教学走进英国中小学 英国男孩爱“抛锅”
英国政府非常重视学童的肥胖问题,2014年的国家课程大纲就建议中小学(key stage 1 - key stage 3)把烹饪课纳入必修课,学生8岁开始就有机会在学校学会基本的煮食技巧。在许多学校不少中学都有开办食物科技课程(Food Technology),粗略估计,大约在伦敦有200多间中学开设这一科。
位于北伦敦的培训机构明爱(伦敦)学院与在去年与李锦记合作开展了一项创新的教育项目 “健康中餐大使”(Healthy Chinese Cuisine Ambassadors)的计划是承接“英国中餐文化”的项目,协助教师推广健康中国饮食。明爱学院去年探访了十多家英国本地中学,为英国学生示范如何制作中国菜。他们把会做中国菜的大厨带到了学生的教室里,亲自示范如何做出一道道美味健康的中国菜。比如,豆豉鸡、素炒面、西兰花炒牛肉、冬菇蒸鸡等等。并通过课程,向英国学生介绍中国的美食文化,除了中国城见到的春卷,炒饭之外,还了解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各异美食,比如,北京的香酥鸭,南方的香甜点心,四川的香辣菜系。以及做中餐必备的各种酱料,耗油,豉油,海鲜酱等等。虽然有些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中菜,但他们因为在学校有学习烹饪,可以煮起来有板有眼,一些学生在用中国锅炒菜时更有小厨师的风范。许多学生兴致勃勃,不停发问及尝试,弄好了的中菜,还高高兴兴的带回家跟家人分享。
除了现场教学以外,此次活动还举办了免费的教师培训工作坊,让中学的老师学会烹调中餐的技巧,另外也录制了许多课程教材,让老师在网上免费下载,供课堂使用。活动举办的非常顺利,也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