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孩子一个幸福童年
——河南省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减负纪实
河南省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改变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通过打造七彩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措施,成为当地减负增效的一面旗帜。
孩子们自带菜品,自己动手,按照自己的思路制作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味佳肴……暑假前夕,记者在河南省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校长王金华的引导下,全程参观了该校的七彩课堂。无论是厨艺课,还是制作、健美等课程,孩子们的举手投足,专注又认真,令人赞叹。王金华告诉记者,这样的大课程全校48个教学班每周一次,平时各班级将七彩课程的相关知识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增长知识。
教师退到台下,学生走到台上
新城实验学校是新安县于2004年新建的一所小学,由于多种原因,当初的办学、教学并无特色可言。2006年,该校对全校1000多名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有一半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经过反复调研,王金华和教师们认为,问题出在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上。他们开始设想:如果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让他们体验到快乐、成功和尊重,他们还会厌学吗?
“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展示。”于是,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提出了这样的办学理念。
记者见证了该校五年级(7)班一节数学课的全过程:课堂由创设情境、问题呈现,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展示主题、规范评价和问题训练、合作指导几个阶段组成。课堂由学生中的教师助理当“导演”,来自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或演示公式。整个过程虽复杂紧张,但却进行得有条不紊。在学生们充分地“表演”之后,当任课教师的短评刚刚结束,下课的铃声便响了。
这就是新城实验学校创造出来的“学本课堂”。在这里,构建了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每个小组有自己的组名、组牌、组歌、愿景。学习,变成了伙伴之间的思想碰撞、讨论探究。正像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描绘上课时的情景:“同学们在笑,老师也在笑,教室的空气中都是笑的味道。”
成长比成绩重要
刘静雯是新城实验学校五年级(5)班学生,这两年,她在学校开展的“快乐阅读”活动中尝到了甜头。
“老师强调健康成长比考试分数更重要,我以前非常在意考试分数,现在更在意的是好书阅读活动。”刘静雯告诉记者说,“一有展示演讲任务,我就会找大量的参考书,还要上网查资料。妈妈说,每次学校活动之后,就能感觉到我成长了好多!”
“只有真正减负,孩子们才能有全面发展的保障。”新城实验学校四年级数学教师赵旭梅说出了教师们的共同感受。
这几年,新城实验学校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利用家长学校、校信通、校报、家长座谈会等多种手段,让家长们认识、接受并最终树立“分数不能代表一切”、“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教育观念。
六年级(4)班学生龚乙戈告诉记者,四年级以来,每星期的双休日,她都雷打不动地在妈妈的陪伴下到新华书店购买两本书,阅读之后还要参加学校的图书交流活动。去年,她读过的书超过100本。读书让她的知识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宽,而这些都是在学校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的。
王金华告诉记者,学校对孩子成长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大胆改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特长和价值;采用毛遂自荐的形式,让更多有特点的学生脱颖而出。于是,很多平时看似不起眼儿的学生大放异彩,他们或热心公益,或热爱文艺,或擅长体育,每个学生都把自己最亮丽的地方展现出来,收获被认同的快乐。
将教师潜力变成办学实力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