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记者卢幼莲报道 “谢荣华老师的课妙趣横生,上她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很多学生都偏爱谢荣华的课,因为谢荣华总能将一堂堂枯燥的课打造成滋味课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所以过去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谢荣华对记者说:“这要求当代教师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把每一堂课都设计得如同饕餮美食般有滋有味,就不愁我们的学生不喜爱了?”
去年,谢荣华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引用一种新型课堂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让这堂原本枯燥无味的课“活”了起来,学生们纷纷给出好评。
谢荣华告诉记者,病原生物学是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病原生物学种类繁多,各种病原生物学之间知识点联系少,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而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之一,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轻松掌握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
谢荣华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为例设计教学方案。她首先播放一段艾滋病毒宣传短片,让学生产生对艾滋病的情感共鸣,并在观看短片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艾滋病流行情况、致病性及对人体身体及心理的影响等问题。随后,又讲授一疑似艾滋病病例,通过病例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思考艾滋病感染途径、临床表现等问题。旋即,在上述情境下,提出艾滋病毒相关的问题作为探究学习内容。这时提出的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就是“抛锚”。“抛锚”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设计好的问题应包括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在教科书上就能找到答案,开放性问题需要探究才能获得解释。学生接到问题后,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查找问题答案。另一方面将学生按自由组合的原则5~8人为一组,全班共分成8组,每组指定一组长负责,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及组间对话、商讨、辩论,资源共享,补充、修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每组还需将探究的问题制作成PPT形式由组长在全班进行演讲,并安排提问和答疑环节,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修正。最终教师进行总结陈述与果评价。
谢荣华兴奋地告诉记者,在去年期末,他们特意制定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馈意见,9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他的局限性,在有限的理论课时间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谢荣华认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她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把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有机融合于课堂,如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运用PBL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运用病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运用社会实践式教学培养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等,尽力将每一堂课都变成既好吃又营养的“美味佳肴”。
谢荣华还率先尝试微课、摹课、翻转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乐思、乐学、敢于创新。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