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华桥社区有个课余红曦私塾,5年里吸引了100多个社区孩子
受欢迎的秘密,是一群退休工人组成的志愿教师队伍
无拘无束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放弃上网爱上私塾课
为了查资料备课,六七十岁的老师们倒都学会了上网
中国江苏网3月7日讯 71岁的朱志刚和69岁的李志旦都是广化桥社区红曦私塾的的志愿者老师。最近,朱志刚正在策划在最近的某个周末为孩子们组织一次乒乓球比赛,而李志旦正在抓紧时间“备课”,准备给孩子们讲授“新二十四孝”。
过去7年的大多数节假日和周末,朱志刚和李志旦这样的志愿老师们,一直坚持为社区孩子义务上课。因为有他们,广化桥社区红曦私塾已经成为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第二课堂”。
5位退休工人成第一批志愿老师,当过兵的教体育,办过厂报的教文史
广化桥社区的红曦私塾成立于2007年,由广化桥社区发起。之所以成立社区私塾,都是听多了家长的抱怨。“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一到节假日,就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亚婉说。让孩子们走出家门,远离电脑,成为成立红曦私塾的初衷。
最开始,私塾的老师只有5位退休工人,得知社区要成立红曦私塾后,他们找到社区,主动做起了志愿者。他们中间,只有张锡元曾有过做老师的经历,退休前,他是清潭中学的物理老师。其他四位老人,尽管没有教师经历,但却都有各自的特长——吴友华最擅长文明礼仪;朱志刚曾经当过兵,体育特别好;毛渠南年轻时曾做过医生,擅长医术;李志旦在原单位办过厂报,喜欢文史和音乐。这些特长,成为他们最初教课的“资本”。
5年间,有20多位退休工人加入到志愿老师的队伍中,私塾课堂内容也从文明礼仪、体育、物理、民俗、卫生延伸到摄影、书法、现代艺术、厨艺等。 [1]
原标题:
社区里的私塾,礼仪、艺术、厨艺成孩子"课程"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