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课堂上,小学生正专注地剥蒜 你洗菜,我切菜,他来炒,昨日上午,郑州市政通路小学新开设了美食课,并为此专门打造了一间厨房式课堂。要求三年级以上学生都要学做饭,每学期不少于5个课时。
在学业竞争日益残酷、学校争拼升学率的当下,小学开设美食课是不务正业还是顺应潮流。我们不妨看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反应。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申子仲/文图
学生 热情高涨 争当小厨师
美食课堂位于政通路小学东教学楼二楼,5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完全是后厨模样。自南向北摆了6排厨案,电磁炉、厨具、冰箱、消毒柜、锅碗瓢盆、花椒大料样样俱全。
第一堂课迎来了36位学生,他们自带食材,叽叽喳喳不停地讨论。校方还特意请来了6位家长传授基本功。
这36位同学大多是五年级的学生,娘子军是“绝对主力”,不少女生表示在家跟着父母学习过做饭,“我最拿手的是番茄炒鸡蛋、芹菜炒肉丝。”五年级女生周海宁说。每个厨案安排了6名学生,洗菜、择菜、切菜、和面、刷碗、摆盘子分工明确,配料、炒菜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可怜的几个男生虽然劲头很足、呼声很高,由于厨艺不佳,成了洗菜、刷盘子的“打下手主力军”。
家长 亲临现场 大力支持
五年级5班张艺菲11岁,主厨的肥牛金针菇卷算是一道硬菜,选用上等牛里脊,配以金针菇,先将牛肉切片,再卷上金针菇,用快火煎至八成熟,再辅以高汤、蚝油慢火轻煨。
张艺菲的老爸亲临现场指导,他告诉记者,小艺菲七八岁时就喜欢跟妈妈一起下厨做饭,“刀工练得已经有点火候”。
“厨房”里个头最小的男孩,洗碗、洗菜,啥活儿都抢着干。他叫许濠安,年仅8岁,是二年级4班的学生。现场指导老师说,校方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才能接受厨艺培训,按规定许同学还不符合条件,但学生家长听说学校开设了美食课,非得让孩子锻炼锻炼。
问及许濠安为什么学做饭,人小志气大的许同学一口气说了3个要点:“自己在家饿不住;中华美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父母减轻做家务的负担。”
校方 设置兴趣班 重视素质教育
一堂课下来,教室里弥漫着佳肴的香气。6位家长和指导老师分别品尝,指出哪道菜咸、哪道菜酸、哪道菜的火候还得变,同学们则相互交流经验,有心的学生还拿出小本子写写画画,记录做菜的配料和流程。
校长景松峰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在热播,受该纪录片的启发,他们学校打造了这间美食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景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已经先后开办了10多个兴趣班,设置了多个专门课堂,除了昨天“开张”的美食飘香班,还有纸艺美术班、软件学习班、零钱理财班、生活小窍门班、形体训练班、国际时事讲解班,等等。“因为我个人偏爱摄影,摄影班现在由我带班”。
众说“舌尖教室”
小学生徐鼎:我最拿手的是做方便面,除了泡面,其他的我还没试过。说实话我在家的时候很想尝试做顿饭。但妈妈总嫌我碍手碍脚。
初中学生张慧鹏:其实学校开办做饭、木工、电工这样的实用技术课,我觉得比做航模、办校报更实际,我们可以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就算有一天离开父母亲独立生活,自己也受用不尽。
家长张力:现在的孩子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悠闲生活,很难体会到家务的繁琐和艰辛。说实话,学校教他们做饭究竟能提高他们多少厨艺,可能是个未知数。但通过“玩”的形式寓教于乐,肯定能让他们知道三餐不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网友“lianjiak”:有兴趣的或许就会自发地去学,虽然开了课,但也不要做过多要求,就当是做一些讲座吧,强制太多东西就不好了。
网友“Bingo苒”:现在小孩在家基本不做饭,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 使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能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教育改革道路上一种比较积极可行的尝试。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