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林升 文/图
暑假快到了,石狮福民中心小学的家长们这回终于可以省心了。为啥?原来,孩子们的“温饱问题”解决啦!自打学期初,该校投入20多万元建成设备齐全的烹饪教室,开设了《烹饪与饮食文化》校本课程后,许多小学生都学到不少“拿手菜”,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能煮好菜慰劳辛苦了一天的父母。
烹饪课进小学课堂 人气火爆
——土豆切丁,炒起来才会入味!
——快,快,撒点葱花,看起来会更美味!
……
上周五下午,在福民中心小学的烹饪教室里,记者凑巧赶上了孩子们本学期的最后一节烹饪展示课。只见40多位学生,6个人一组地忙碌着: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炒菜……
下油烧热,放豆瓣酱、蒜爆香,再放入土豆丁、火腿肠翻炒至微微变色,酱油一浇,再快速翻炒几下……电磁炉前,三年(4)班的万承芳小朋友挥着铲子利落地来回翻炒着。没一会儿,香味就飘出来,只见她不慌不忙地加水,先调至大火烧开,再小火煮至汤汁收浓。随即转过身,小手飞快地摘下几片生菜铺好造型,再将冒着香气的土豆倒到生菜上,一盘诱人的红烧土豆就问世了。
“咸香酥口,做得不错。”充当现场评委的黄志雄校长一尝,立时赞不绝口。诱人的香气也把周围的同学们都吸引了过来,将红烧土豆一扫而光。
看到大家这么捧场,11岁的万承芳笑得很开心。老家在贵州的她,和父母在石狮生活已经有五六年了。因为父母在工厂上班,早出晚归,她常常只能到路边摊或者小吃店解决三餐。自从学校开设烹饪课后,一学期下来,她学会了20多道家常菜的做法,不仅三餐能自己动手解决,晚上还能让父母一回家就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谓受益匪浅。
在福民中心小学,还有许多像万承芳这样的外来学生,通过烹饪课的学习,从烧开水都不会烧的新手变成厨艺高超的生活小能手,而烹饪课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既有趣又能学到东西,还有美食可以品尝。”四年(1)班的江聪杰自豪地说。
以小见大 让孩子体会父母辛劳
“我们从三年级就开设烹饪课,每周2课时,从三年级的辨认食材、厨具,到五六年级学做饭烧菜,学生学到的都是很实际的生活技能。” 黄志雄校长介绍,学校62%的学生是外来学生,家长普遍都在工厂打工,没办法照顾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开设烹饪课教孩子学会自理,也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学校在开课前和开课后都曾做过调查,发现开设烹饪课前,很多学生葱蒜不分,连水是否烧开都不懂得判断,甚至有些连电磁炉都不懂得操作;开设了厨艺课后,不仅烧水这类基本生活技能没问题,中高年级的学生,几乎人人都会做三四道菜,“不夸张地说,学生如果组合起来,可以拼出一桌满汉全席宴客”。
为此,学校在本学期初投入了20多万元建成了设备齐全的烹饪教室,并请来做菜手艺好的老师担任兼职烹饪教师。
“下学期开始,我们还打算请酒店大厨担任客座老师,给孩子们上烹饪专业课。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报名烹饪特长班‘深造’,而且学校还计划举办‘烹饪美食节’,给孩子尽可能多的锻炼和展示机会。”黄校长表示,烹饪课看似寻常,其实不仅是教会孩子做菜,还引导孩子走进厨房、走进市场、融入社会,让孩子在活动中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懂得看似简单的烹饪也需要付出辛苦,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