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农场、开烹饪课促学生劳动
尽管没有劳动课,我市绝大部分学校、幼儿园在劳动实践、社会实践方面还是做出了努力和探索。其中,兴办“校园农场”受到了很多学校的欢迎。
卷起袖子、提着水桶,到农场种菜去!这样的场景在不少学校上演。西区翠景东方小学早在2010年就开垦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学生在老师及家长的指导下,将大蒜、黄豆、豌豆等种子撒到地里,有的买来辣椒、茄子、生菜等幼苗栽种下去。孩子们用心做着这些事情,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家长们也乐在其中。
同样的劳动场面也曾出现在南朗榄边小学、港口陈荣贤幼儿园,以及中山中专等校园里。播种、松土、浇水、施肥,在每个班的“自留地”里,学生们也常忙得不亦乐乎。榄边小学的农场规模很大,三年前,榄边小学承租了18亩土地,作为学校的劳动实践教学基地。
除了办农场外,我市一些学校还开设了各类手工、烹饪社团,甚至有学校开设了烹饪课。南朗云衢小学的烹饪课上,各班级的“小厨师”们头戴厨师帽,挽起衣袖,忙得热火朝天。有的洗菜、切菜,有的配料、下锅……不一会儿,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出锅,有酸菜鱼、水果拼盘及黄瓜皮蛋汤等,香气四溢。为了调动学生学烹饪的兴趣,学校每年还会举办“厨神争霸赛”,评选“小厨神”,家长们对此都惊叹不已,想象不出自己家的娇宝宝居然在学校炒得一手好菜。
此外,有些学校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布置类似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就设计“日行一孝”表格,推行《感恩作业》指导师生和家长的孝行。具体要求师生每天选取《感恩作业》中的一、两项来完成,其中包含有家务劳动,如:捶背;盛饭;递拖鞋;给父母端茶、请安做家务;给爷爷奶奶梳头、洗脚等等。为了促进“日行一孝”活动的开展,该校每月在每个班级评选孝顺之星。每天下午放学前5分钟时间,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总结昨天“日行一孝”的情况,对做得好的组员,在“日行一孝”积分卡上加分。班主任及班委每周统计,并给每周“孝顺之星”颁发胸章,每天佩戴;每月统计分数,评选班级每月“孝顺之星”,在升旗仪式上由校长亲自颁发奖状。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