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绘人生斑斓 成就幸福之源
——习之学校“高起点 高品质 高追求”办学亮点纷呈
9月10日的开学典礼,标志着期待已久的泸师附小习之学校正式开校,这艘承载着习之人教育梦想的大船正式扬帆启航,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个多月以来,习之学校不懈的努力,兑现着对社会和家长们办优质学校的承诺。面对记者,副校长周琰琥就习之课堂、师生活动、教师团队和习之影响等方面呈现的亮点如数家珍。
四个百分百 人人受关注
场景:走进习之学校课堂,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唱、演、读、学、算、跳……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36人的小班化教学模式,给予每一个孩子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舞蹈、唱歌、书法、绘画、国际象棋、科技、主持、种植……每天一个小时的社团课程丰富多彩,全方位覆盖孩子们爱好、特长的培养和潜质的挖掘。
习之“四个百分百”小班化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里。“百分百关注”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孩子的生命状态的每个角度:课堂表现、课余生活、学业发展、身心健康;“百分百互动”,全员参与多向互动,涵盖了提问、发言、讨论、鉴赏、评价、合作、做游戏等多种学习方式;“百分百展示”,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主人,读诵、写算、听赏、说唱、疑悟、议辩、实验、表演,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百分百育人”是小班化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终极指向。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形成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思考的终生发展能力。周琰琥说。
习之学校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呈现为三级课程,学校着力开好国家标准课程,同时创造性地开设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周课时三节,以引导、激发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学习兴趣和口语交流能力,大力倡导文明课间用英语、值周学生推行口语、晚自习看英语版动画等。特色课程缤彩纷呈,真正实现课程设置多样化和特色化。在扎实开好文化课程之余,广泛成立各种社团,通用与科技、生活体验、游泳、国学、乒乓球、形体、篮球、声乐、器乐、合唱、舞蹈、手工、沙画、书法、国际象棋、围棋、厨艺、种植、陶艺……每个学生均可报名参加两个社团,部分社团还由两名老师共同组织与指导,开创社团新模式,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得到发展和培养,个性风采得以凸现和彰显。
生活即课堂 实践出真知
场景:周末,习之学校开展以感恩主题的“小手拉小手,走进特殊学校”亲子实践系列活动,孩子们表演自己编排的舞蹈,集体演唱歌曲,给哥哥姐姐们送上了自己的小礼物。
“博雅园”班家长委员会自发组织的亲子户外劳动实践中,孩子们拿起小锄头挖红薯。虽然很吃力,但孩子们眼中充满好奇和期待,更是小心呵护挖起来的“宝贝”。家长们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劳作技巧,孩子们体验了培土、观察菜苗、种菜苗、撒下菜种子等劳作环节。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习之学校很注重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去学习与体验。各中队充分利用周末时间结合学校德育处提出的学月活动主题,积极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实践活动,或走进公园、社区、工厂、园区……,或去到田间地头、蔬菜基地……,感受社会的发展、劳动的喜悦。同时大力提倡亲子户外拓展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们回到家与父母一起秋游、打球、看书、做饭;帮父母分担家务;与父母或同伴走进社区担任志愿者、当义工献爱心,体验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生存与生活的本领。
推行生活实践课堂,不把书面作业带回家,也是习之学校 “为学生减负”的重要举措。周琰琥说,学校十分关注和提升课堂效率,不定期进行定单式的分析与指导,课堂作业100%面批,以各种实践活动代替家庭书面作业,“让孩子坚持洗自己小样衣物,也是一种耐力的训练与习惯的养成。”
术业有专攻 教研氛围浓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