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浏阳龙伏镇“湾里屋场”20余户似一家

\


湾里屋场,邻居们都喜欢往寻委花婆婆(站)家坐坐,闲来聊聊天是邻居们最自在的休闲。记者张玲

同甘苦,邻里之间不分你我

浏阳日报记者张玲

往年这个时候,寻委花最少不了的是套鞋,一场冬雨过后出去一趟,烂泥巴能尾随到卧室。可今年,邻居帮她免费打上水泥坪,最快乐的事,是穿着棉布鞋,在家门口招待邻居。

文明之风着陆的地方,龙伏镇尚埠村“湾里屋场”算一个,这个屋场,二十几户人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同舟共济,几十年来仍旧不分你我,胜似一家人。

众人相助老人安享晚年

为记者带路的是尚埠村村部工作人员黎红。沿着水泥路寻访,寻委花就住在最里面,这是一户还住在老旧房子里的家庭。

寻委花已是82岁高龄,有个60岁未成家的儿子,母子相依为命,靠养猪、养鸡、种田、种菜维持生计。

一说起乡邻对自己的帮助,寻委花就感动不已。她说,家门前的水泥坪就是邻居徐文免费帮她打的,没让她出一分钱。不仅如此,邻居家甚至还救了自己儿子一命。“那天我出门了,幸好徐文母亲刘果花时常往我家走动,这才发现他中暑休克了,赶紧送他到医院。”

邻居徐意辉、刘真存夫妻也是特别照顾寻家,其子女过年还专程送红包给寻委花,坚持好些年了。“邻居们都好,我都不知道怎么表达。”寻委花说,什么好吃好喝的,大家都会送一份到她家,也因为众乡邻的扶持,她感觉自己晚年很快乐。67岁的孔繁鑫说,邻居孔建社,扫地、维护护坡,经常维护到别人家门口,而徐文家不仅打了水泥地坪,还栽种了许多果树花木,非常漂亮,果实成熟时,整个屋场都来摘,一片欢乐。

邻里情深不分你我

冬日的午后,空气清冷,但“湾里屋场”的桂花还在吐蕊,清香环绕,片片银杏也让这里更添温暖色彩。沿着主干道一走,发现这里是一个圆形的集中居住地,据悉以前这里叫孔家组,后来又改为金石组,现在自然形成“湾里屋场”。

这里是一个大家庭由来已久。刘果花说,还记得文化大革命时,很多老师被批,有些人不得不四处躲避,有几个就恰巧躲到湾里屋场来。照当时情况,谁敢收留“臭老九”,就是和革命队伍作对,这样的大帽子,听听都令人害怕。但只要有邻居收留了,谁也不会问为什么,大家都将自己吃的饭菜省出来,悄悄送过去。

“因为都是一家人,做什么事都会站在同甘共苦这个立场考虑。”刘果花说,“往年寻委花就经常去照顾双目失明的邻居孔林止,帮他挑水、打扫卫生。如今寻婆婆还总是将自己种的小菜送给邻居们。”

“很为他们高兴,能住在这样的幸福屋场。”黎红说,“湾里屋场”人心齐,每个人都当自己是为家人在付出,每个人也将别人当成家人般对待,居民们都积累着沉甸甸的幸福基础,安居乐业,不分你我。

新闻延伸
在“幸福”基础上搭建更多“快乐”
村民计划打造健身场所

浏阳日报记者张玲

“湾里屋场”的幸福宜居成为尚埠村最典型的屋场样板,它具备原汁原味的农村风貌,以及温情团结的乡土民情,在建设幸福家园时,村民们利用池塘、堤岸等自然景观,建设出依山傍水、掩红映绿的田园屋场,既舒适温暖,又邻里相守,互帮互助。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健身场所,这也是很多类似屋场亟待完善的地方。

“我们正规划改善。”村民表示,屋场门口有一个旧学校,计划将其重新建设,打造成文化娱乐场所。其实市文明办早在“淳风美德润浏阳,幸福屋场倡新风”活动中,已经对如何完善幸福屋场有了指导性建议,要求各屋场利用当地空余地、村民空余房屋、闲置老屋等建设农家书屋、农民课堂、百姓舞台、青少年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同时鼓励各屋场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精心策划和筹办各类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一屋场、一品牌”,举办“周末我登台”、“广场月月乐”、“节日家家欢”、“趣味运动赛”、“厨艺大比拼”等屋场文化活动,培养村民文艺爱好,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值得父老乡亲骄傲的是,在家乡的规划建设中,已经读书出去的各种人才,开始不断回报家乡,有像孔端午、徐果花的子女一样投资修路建花园的,也有像徐意辉、刘真存的子女一样每年看望慰问老人家的。黎红笑着说,“湾里屋场”会越来越幸福,还有更多屋场也会打造出各自的特色,幸福宜居。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