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北京教育学院10年为新疆培训1349名中小学教师

“守望相助”关注民族教育发展特别报道 

北京教育学院10年为新疆培训1349名中小学教师——

“给新疆学员最好的学习环境”

  “我现在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写工整的汉字板书,真的太高兴了。”在北京教育学院近日举办的新疆双语教师培训结业典礼上,和田地区皮山县固玛镇小学汉语教师佐日古立告诉记者。 

  为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援疆要求,北京教育学院用心用情、精心组织、创新教学,为新疆培训中小学教师,帮助学员提升汉语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2004年至今已累计培训1349人,圆满完成了历时10年的教育援疆任务。 

  关怀备至,真情用到细微处 

  2014年9月,和田地区墨玉县吐外特乡小学数学教师吾麦尔江·柔孜艾提来北京参加培训,下了火车,大包小包挂满了一身,原来里面装的都是馕饼。 

  “我觉得到了北京,饮食会不习惯,就准备了好多馕饼,怕饿着。谁知北京教育学院提前建了清真餐厅,请来我们当地的师傅做饭,我们一到这里就吃上了味道纯正的新疆饭,心里感觉很温暖。”吾麦尔江·柔孜艾提说。 

  地域饮食有差异,新疆饭菜清真口味,吃饭问题一度是新疆参训学员共同的担忧。为了让新疆参训学员吃得安心、学得开心,北京教育学院克服财力紧张,首先解决饮食难题,改造建设清真餐厅,从新疆专门请来两位厨艺好的食堂师傅,负责学员的一日三餐。 

  10年来,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双语教师培训,将其列为援助性项目重中之重,党政领导牵头,主管院长负责,组建了由教师教育人文学院、教育数理学院,援培办、干训办和学院办,教务处、总务处、国资处、安保处,以及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援疆培训领导小组和项目团队,用心用情服务参训学员。 

  北京教育学院与北京市盲人学校共同对新疆参训学员的教学和生活进行管理。在北京盲校学员宿舍,记者看到,这里环境整洁、生活设施齐全,大到空调、暖气,小到每个学员的脸盆和拖鞋等日用品,都贴心地准备到位。学院还为每个新疆班配备了一位生活班主任,照顾学员,事无巨细,24小时随叫随到。 

  为了让学员尽快适应在北京的生活,教学班主任深入课堂,与学员交流意见,解决教学问题;生活班主任走进食堂,与学员共餐,来到宿舍,嘘寒问暖,拉近心灵的距离。学习之余,学员们也有丰富的体育文化生活:打羽毛球,下跳棋,踢毽子等,课间时常活跃着学员参与体育活动的身影;登长城,爬香山,天安门看升旗,游览颐和园……学员们的学习生活充实而精彩。 

  科学施教,汉语运用大提升 

  吾麦尔江·柔孜艾提参加培训时,曾拜北京西师附小一名小学生当“老师”学习汉语。记者找到他,他用汉语和记者聊天,发音准确、语速适当,交流不存在障碍。可令人吃惊的是,他培训前的汉语水平几乎是“零基础”。 

  北京教育学院的援疆培训注重语言和教学能力的结合,提出“让语言之花结出教学之果”,力求实现语言和教学共同提升。培训创新课堂教学,把阅读、听力、正音、口语、写作传统五项语言技能融入综合能力提升中,提高学员汉语水平;精心安排“语言实践课”,让学员敢于说、善于说,活动形式包括辩论会、演讲会、访谈、话剧等;深入北京中小学开展下校教学实习活动,走进一线课堂,体验北京优质教育。 

  北京教育学院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杨智说,为了强化语言实践,他安排了一次“语言实践课”,让学员们分成小组到南锣鼓巷、烟袋斜街等富有老北京文化气息之地进行采访,从店铺名字的由来,到古迹的历史典故,学员们一一了解并记录下来,既锻炼了汉语口语,对北京文化也有了直观感受。 

  同时,学院把强化学员教学能力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为每个学员安排了微格教学活动,一帧一帧地记录下他们的教学过程,专家细致点评,学员互相观摩、查漏补缺,确定教学生长点。 

  学员下校实习,项目组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实习学校选派优质师资指导教学过程,“给新疆学员最好的学习环境”。在听课观摩、跟岗学习、试讲录课的同时,学员们还会参加学校、学区组织的教研活动,教育理念、汉语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提升。 

  成长帮扶,民汉情意系今生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