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西城区宫门口二条胡同,养老文化驿站门前,志愿者正在搀扶胡同里的老人走出驿站。 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控烟令实施5个月,76%受访者称满意;北京将培养2.5万名居家养老护理员
新京报讯 昨日上午,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于2016年1月22日召开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而明年人代会的具体议程草案,将在第24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表决。
公共场所吸烟人数下降到3.8%
昨日,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就贯彻实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工作情况,昨日向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作报告。
据介绍,控烟条例实施5个月以来,有598人因在公共场所吸烟而被罚款,共计3万余元;4782户次被责令整改;217家单位因整改不到位被行政处罚,共计罚款643000元。
“公共场所吸烟人数明显减少”,方来英说,中国控烟协会对《条例》实施前后四个月暗访对比显示,公共场所吸烟人数从11.3%下降到3.8%,有76%的受访者对控烟条例执行情况表示满意。
中心城2017年消除黑臭水体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北京计划在2017年消除中心城和新城建成区的黑臭水体。到2020年污泥100%无害化处理,水环境得到阶段性改善;到2030年,水环境总体改善、水生态初步恢复。
■ 焦点
明年预计全市建成208个养老中心
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将在城区全覆盖;计划培养2.5万名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居家养老护理员
今年5月至10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下称《保障法》)和《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下称《条例》)的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市十四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牛有成介绍,调查报告显示,有近5成被访老年人及老年人家庭听说过《条例》,69%的人认为《条例》将对自己未来的养老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执法检查组也发现了《条例》落实中存在细化问题,并进行建议。
1 养老服务
拟为失智老年人配备防走失手环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发现,按照《条例》提出的8项引导性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需要大量的专业机构和人才。目前总量严重不足,特别是为近6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服务的专业护理人才基本还是空白。96%以上的老年人面临比较突出的居家养老问题。
而在全市9000多家社会养老服务商中,真正形成品牌的很少,为老年人提供的优质、便利服务和产品有限。
就此,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建议,整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加快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放宽职业限制,将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向老年护理康复职能转型,支持社会力量参加医养结合服务,引导资金、人员和社会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集中。
另外,针对高龄、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或居家护理,将加快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出台配套政策,建立家庭承担主要责任、政府承担基本保障责任,支持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保障模式。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已将7家培训机构纳入市人保局培训管理平台子系统,计划培养2.5万名具有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居家养老护理员。经培训合格的,培训机构可按每人1500元获得培训补贴。
另外,该负责人还透露,拟为有需求的失智老年人配备防走失手环,通过GPS定位或基站定位技术,随时了解老年人的活动轨迹,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
2 养老设施
新建4层以上住宅须进行适老性设计
“我们没有建养老中心,没有地方。”有城六区老旧社区工作人员认为,全面建设养老中心“撒芝麻盐”式的方式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
执法检查组介绍,目前城六区1600个老旧小区养老服务场所严重不足,适老性无障碍设施改造尚未开展,现有的社区资源利用不够;已经建成的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运营不善,服务功能不适,提供的居家养老项目有限,床位限制突出。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